国企改革中的八大阻力:来源及对策(上)

职事拒华而不实 2024-03-15 01:39:30

大家好,这一期咱们聊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国企改革中的阻力来源于哪些,所谓的“不稳定”因素来源于哪里。

几乎每一次做国企的改革与管理的项目,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这里我谈一个核心观点,可能会让一些人不舒服,但是却是大实话。

关于改革中的稳定/阻力问题,我认为关键因素是一把手“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底无私天地宽”。

只要自己在改革中没有私利,完全从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改革,我认为所谓“稳定”,从逻辑起点来看,没有问题。先保证这一点,后续一系列战术操作,也就有了意义。

我们分两部分来聊这个话题,阻力来源和对策。这一期讲“来源”。

一、 领导者在改革中谋取私利。

很多国企改革项目,从咨询师的角度看,一开始,你是不可能知道领导者在改革中是否有谋取私利愿望的。

什么时候能发现呢?就是在改革进程中,涉及到一些关键问题、核心细节决策的时候,你就能发现,领导者这时的倾向或者决策,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上,一般是“只干不说”,没有人会说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只是在关键问题决策时会显现出来。

举个例子,比如,某公司常年采购的某材料,之前是3-5家供应商提供,其中有一家是刚上任一把手小舅子干的。该领导上任之后,开始着手提升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采购的优化也在其中。为此,优化了采购流程、提高的采购要求,还增设了很多貌似“合理”的条款,目的是把其他几家供应商挤出去,他小舅子顺势成立几家完全符合规定的企业,从此完全独占了该材料的采购。当然,实际操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现在亲属关系都是可以穿透的,谁也不会傻到让亲戚直接去办,所以还涉及多重风险隔离等问题,这个点到为止。

这一类改革之所以容易出问题,就是因为领导者往往认为“天衣无缝”,实则“人尽皆知”(地球人都知道)。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粱歪”,改革中,一旦有了这样的事情,高层领导班子内的气氛和文化,可想而知!副总把一些负面情绪传达给了中层,中层传达给了员工,最后一定是怨声载道!

二、 改革中“一把手”意志不坚定。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任何企业管理中,“一把手”绝对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一把手”的态度是“风向标”,是“指挥棒”。

很多人在改革中试图找到“一把手”的底线,希望搞个“破坏性试验”,找一下领导的忍耐极限。

只要“一把手”坚定不移,很多所谓“反对者”、“挑事者”,自然不敢往枪口上撞,所以,也就不再啰嗦,使得改革得以顺利开展。

反过来,如果一把手态度不坚定,经常摇摆,结果就不用看了,一定是完蛋!张三给老大说个事,老大说有道理;李四说个事,又有道理;王五又有道理…到底听谁的?最后要么陷入僵局,要么一再反复,做无用功。

尤其是对“谁闹谁有理”这一类事情的处理,如果领导者不能够依法行政、依法治企,而是“谁闹谁获利”,这样的改革最终都会走不下去。

三、 闭门造车

很多国企在改革时,把头装进“套子”里,闭门造车。对于外部经验,基本拒之门外,仅凭自己粗浅的理解来操作。

现实中,我见过不少类似的例子,说实话,还是比较可惜。

因为,关于国企改革与内部管理的问题上,目前其实有非常多的成熟经验,有很多实操中技巧可以直接参照。根本不需要自己再去从零开始。

四、 “减量改革”

关于这点,我们之前节目聊过类似话题。在薪酬的机制设计时”,不能用“降低工资”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员工最关心、最敏感的,就是薪酬问题。

很多国企在薪酬方面的主要问题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差距小,激励性差。加上很多国企没有合理的考核机制,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薪酬,本质是个“标准”问题,具体拿到多少,还需要看“绩效”。

国企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就是工资定10000元,必须到手10000元。其实,这个10000元仅是个标准,你也可以看成“业绩契约”,10000元的背后,一定有“业绩要求”,根据“结果”来兑现薪酬。

很多国企改革,由于经验缺乏,出现的常见失误就是降低薪酬标准。这个问题,很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

这里,稍微展开一下,岗位的薪酬标准定下来以后,一般是根据“历史薪酬”入级入档,每个人都略高于之前12个月的平均薪酬。只有竞聘不成功、落选岗位的人,可能会涉及到工资的降低,即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与新岗位薪酬相比,“就低不就高”。

五、 制度惯性

制度惯性,是最常见的改革阻力。

清代多尔衮入关以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中国有句古话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清朝统治者强行要求剃发,这不是要违逆祖训吗?汉人难以接受。

“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有人开始剪掉辫子;孙中山还发布过大总统令,要求剪掉辫子。当时的人,除了极少数进步人士以外,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

什么是制度惯性呢?简单说,就是改变原有习惯,所带来的不适应。对于很多员工而言,之前的企业内部管理,别管如何落后、如何不合理,员工平时没少骂,没少抱怨;但是只要改变它,就引发了员工不适应。

究其深层次原因,一是员工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新的规则,这里有个学习的过程,很多人不愿意学习,只愿意待在自己的“笼子里”(舒适区间);二是对未来个人利益的担忧,在旧规则下,手里的窝头虽然吃不饱,但是也比没有强;他担心未来连这个窝头都没有。

六、 既得利益者反对

通常,国企改革中,我们遇到的反对声音,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既得利益群体,一类是“误读政策”者。

既得利益嘛,这个好理解,原先利用职务、规则等,为自己牟利。现在重新设计组织机构了,重新竞聘了,重新设计制度和流程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全部打散了。之前嘴里的“肥肉”,现在没有了。你想想,这部分人,能不反对吗?

想起来,几年前做的一个咨询项目。某企业空降一位董事长,邀请我过去指导内部改革。去了之后,简单看一下组织结构和职能,基本就能判定出哪些部门是问题高发区。

而在那些位置上的干部,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不同的政治智慧。

有一些,虽然之前身居要职,可能也涉及一些利用职务之便搞点个人利益之类的问题,但是新领导来了,立马表态完全支持领导的改革决定,需要他做什么都会全力配合。

还有那么几个人,就是到处捣乱,散播负能量。有人问,你怎么知道的?很简单,负能量产生在哪个部门,就跟哪个部长有关系!我不敢说100%,起码是99%。副总如果捣乱,他一般是向分管的中层,散播不利于改革的言论,中层有可能把这些负能量传播给员工。从副总,到中层,到员工,这个负能量的传播,不是1:1的关系,而是1:N的关系,是放大的,尤其是到了员工那里呈现出来,往往会以比较激烈的形式出现。

有一天,董事长拿出了几张纸,给其中一个捣乱的中层一看,那人立马跪下,哭起来了…当场表示以后完全支持工作,希望给他一个改进机会。后来我才知道,新来的董事长,一上任就对现有干部做了近一年的摸底,只要有问题的,材料他都有。实际上,回头想想,作为那位中层,何必呢?自己有事,自己不知道吗?自己知道,不但不谨言慎行,而且还阻挠改革,这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

七、 宣贯不到位

很多矛盾,都是来自于误解。

尤其是国企改革各项政策推出以后,一定要分层、分类去宣贯,丰富宣贯的形式,不要仅仅局限于培训,还可以采用竞赛、考试等方式进行。

员工对于改革政策认知,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是正确的理解占据了认知,要么是错误理解占据认知。

与其等着出现误会再去化解,不如主动出击,加强宣贯。

在宣贯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谣言四起。

八、 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

很多企业的改革,喜欢玩“孤军深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只改薪酬、只改绩效、只改流程…

这样搞的结果,是打破了一个旧的“平衡”,但是新的“平衡”往往很难建立起来。

就像一台车,改装了发动机,动力增加了1000匹,但是其余的东西原封不动,这台车是要出问题的。

比如,改革中往往涉及干部的差额竞聘,对于落选干部,要有退出机制和通道,对应的职级体系。某干部竞聘技术部部长,竞聘失败,可以申请专业技术评级,如果他能够评为三级技术专家,也同样可以享受中层正职的待遇。

如果类似机制缺失,会使得改革的“平稳度”大大降低。

0 阅读:0

职事拒华而不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