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 日,民政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制定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该办法主要服务特困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明确服务对象还包括流浪乞讨、社会救助对象中的精神障碍患者,条件允许时可接收其他社会患者。
在服务内容上,涵盖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和医疗服务,并要求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具备诊疗能力,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依规开展医疗服务,提升了行业门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605c9a5175971e3baa2db5728ede2d.jpg)
从社会福利体系看,这一办法体现政府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怀,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社交媒体上,网友普遍认可其能解决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和照料难题,期望政策尽快落实。
对医疗行业而言,新规加重了医疗机构责任,扩大服务范围,吸引更多专业团队参与,还鼓励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与其他福利机构合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cbbe8276cef8f6fff1a6b8c25b1075.jpg)
学术界认为良好的精神健康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社会成本,新规为推广成功经验提供制度保障。
专业人士指出,新规有助于打破偏见,同时强调要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精神障碍患者福祉,为医疗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未来,随着细则落实,更多资源投入,社会将对精神障碍患者更加包容,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