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中路51号,2000年9月建立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是展示古代建筑基址、妈祖崇拜现象及其文化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浓缩天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遗址类博物馆。元朝海运的兴盛,促使了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座妈祖庙——大直沽天妃灵慈宫(公元1281~1284)的诞生,它比建于明代永乐2年(1404年)的天津卫城早100多年,与福建眉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妈祖庙。
博物馆占地5800平米,博物馆由王光英同志题写馆名,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共设考古天妃宫、天妃与天津两大基本陈列。主体建筑中央大厅展示的是考古发掘出土的元代建筑基址和明、清时期天妃宫大殿基址。其周围设两层殿厅,200米长展线,展出200余件遗址出土的文物及300余幅图片。展览的主题为“海洋的旋律”,分为“浩瀚的海洋、神奇的妈祖、河与海的城市、永恒的遗址”四个部分。讲述人类认识、利用海洋、从事海洋文化活动的过程;妈祖崇拜现象及其文化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天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天妃宫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意义等内容。展厅还展出了2012年考古发掘出的反映元明时期漕运文化的张湾二号明代沉船等300余件文物,是张湾明代沉船发掘并保护处理后的首次展出。展览在突出遗址本体保护、展示的同时,辅以大量文物展品,并配合浮雕、壁画、场景还原、多媒体等手段形式,展示了天妃宫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成果,凸显了大直沽及天妃宫遗址在天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展示的文物中造型独特的韩瓶最为突出。韩瓶是流行于南宋和元明时期对的瓷瓶,外形瘦长,是当时军队士兵用于取水的工具,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军用水壶。之所以被称为“韩瓶”,相传是因为南宋名将韩世忠攻打金兵时,军队士兵用这种瓶子取水,后世也被作为酒器。韩瓶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文化、军民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帮助。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陈列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讲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海洋的认识和利用;第二部分“神气的妈祖”,讲述了妈祖崇拜的产生、演变和流传;第三部分“海与河的城市”,讲述了天津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和海洋的关系;第四部分“永恒的遗址”,讲述了大直沽天妃宫的历史及遗址的考古发掘。博物馆前的广场矗立一通柱式雕像,通柱象征桅杆,自下向上雕刻着代表元、明、清三个时期不同的海洋图案。柱的顶端即是妈祖像,双手轻捧在胸前,双目远眺,盼望远航的人们平安归来。
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1日,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经过自评申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评估,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专家审核备案,国家文物局决定被评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2023年7月,“踏访历史的印迹——天妃宫遗址保护利用”入选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文章来源于王小军、李维刚编著的《扑克牌上的中国国家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卷)》丛书。全书550页,彩色印刷,系统介绍了460家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概况和每一座博物馆外景照片并以扑克牌角码顺序相配。为提高各位读者收藏情趣,特别加贴与本书封面相同文物图案(四羊方尊)珍邮1枚,另赠藏书票两张(分别贴与藏书票相同文物图案邮票——四羊方尊和马踏飞燕),以上三枚邮票分别加盖本书首发日甘肃武山龙台邮戳。
《陇原天地》肖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