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心声
家里“二宝”上小学一年级,按照教育部门规定,低年级学生没作业,可我的孩子每天写作业能写到晚上10点左右,甚至更晚。“双减”政策旨在为教育减负,可有些学校对这项政策执行并不到位。
自治区人大代表郭红梅:不可否认,目前有些学校对“双减”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家长的教育焦虑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双减”工作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从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上有所改变。同时,学校也应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发挥好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克服唯分数论的顽疾,纾解家长教育焦虑。
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提高教师开展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建立难度适中、层级分明的作业设计规划;在中小学校建设“家庭教育工作室”,在教育方法、方式和内容方面,给予家长一定的专业指导;落实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弹性上下班制”,并建立教师子女课后托管班、给教师安排“零星假”“关爱假”,让教师能够安心、放心地开展课后服务;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聘用高校教师、退役运动员、专业教练员、非遗传承人、志愿者等社会专业人员为孩子们服务,在社区、各单位建立“假期托管中心”,聘请志愿者为辅导员,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假期有所安置、有所学习;学校应开好各项体育、美育课程,尤其是大课间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降低近视率。
(本报记者秦磊)
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文学:“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属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必然过程。“二宝”遭遇“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很具体、很现实,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面对,积极破解。
要将“双减”政策切实落实到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学情调研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精准研判所教学生的学力,因材施教,依学力分层次布置作业。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素养涵育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五育”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积极开发教育资源也是破解“双减”落地难的举措,要多方开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利用数字赋能技术,创建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引领学生个性化成长;健全家、校、社共育和终身学习机制,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丰富青少年生活,让青少年有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替代单纯的学、练、考模式,真正做到有“减”有“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报记者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