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黄河故事,勾起济南滩区群众内心深处的回忆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01-29 10:15:31

1月24日,在山东省规模最大的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区——长清区孝里街道孝兴家园,孝里街道“孝兴双治(致)”新年汇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黄河大集举行。

本次大集上,除了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和年货,贴心的就业招聘、供水服务等民生内容,更有黄河滩区“初心”摄影展勾起滩区群众内心深处的回忆。

摄影展上的这些照片拍于长清区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工程实施前后,每一张照片里的凝固瞬间都记录着岁月的流转,也隐藏着无数的情感与故事。既然是在黄河大集上发现的这些照片,那么,故事就要从黄河大集讲起——

黄河大集,也是宣传传统文化的场所。

不一样的黄河大集

大集自古就有,最开始是由传统村落中的村民自发聚集而成。作为乡村里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集不仅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买卖市场,更是可以满足乡亲们社交需求的重要场合,集市里的民俗背后沉淀着厚厚的文化底蕴,能引起人们心底共鸣的文化符号也在这里传承。

从这张2018年在孝里拍摄的集市照片中可以看到,集市旁的庄稼地、蜿蜒的土路,铺就了大集的底色。那时候,长清区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区建设刚刚启动,乡亲们穿着朴素,在集市上或挑选商品,或拿着秤杆子为顾客称量。看到这张照片,仿佛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街坊集头碰面的招呼声,一股热闹、熟悉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而在1月24日拍摄的照片上,黄河大集已经处处透着“新”意:大集的背景已然换成高楼林立的孝兴家园、宽敞平整的街道;乡亲们的衣着、发型更加时髦;大集上售卖的当地农副产品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有了精美包装,包装上清晰标注着各自的品牌。孝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周边企业、相关部门参与。现场可见,本次黄河大集引入就业招聘、文旅、供水服务等内容,可以就近为群众解决民生需求。

依然热闹的人群,依然琳琅满目的商品,依然充满着浓浓的地方特色,黄河大集保留着“乡愁的韵味”。但是透过这两张照片,大集的时空却仿佛发生转换。传承中创新,这应该正是山东省为打造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策划启动“黄河大集”品牌活动的题中之义吧。

光荣在党50年

告别老屋,迎接新家园,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居民站在老屋或新家前,微笑面对镜头的半身像。如果按这种模式拍自然简单直接,但却缺乏象征性的意义。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是改善滩区群众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这一点绝大部分滩区群众都明白。但是迁建过程中的纠结和矛盾心理又是许多滩区群众共同面临的一种状态。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到微观的个体情感,怎么拍?

姚河门是黄河边上的一个村庄,村口抬眼望去,十米开外就是黄河。2018年,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杨文彬走进村庄,他要带着学生在这里拍摄一组记录黄河滩区迁建的摄影作品。据杨文彬讲述,当时他一直在思考拍摄内容。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他见到了该村的一名老党员安绪同(以下简称“老安”)。老安夫妻当时已经八十多岁,儿女已经成家立业,还有的定居国外。这样一个成熟的家庭体系下,老安夫妻却依然坚守在村里,住在黄河边。

黄河滩区迁建给滩区群众带来的思想变化是很深刻的。对于老安亦是如此。他深知黄河滩区迁建工程的伟大意义,但是放到个人情感上,故土难离是人之常情。那是一个萧瑟的冬天,老屋灰暗的色调下,老安那种纠结又充满期盼的情绪,让杨文彬感同身受。于是便有了党旗下老安夫妻俩背对镜头,面向黄河的一幕。在杨文彬看来,背对镜头意味着对故土的依恋,面向黄河代表着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而党旗则是一个老党员对时代的见证,对滩区迁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2023年,杨文彬再次来到孝里街道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区孝兴家园,近六年过去了,他猜想老安已经搬进新居,但他不知道老安的新住址。他找到孝里街道,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走进老安的新家。这一次,照片里,坐在党旗下,面对镜头,背后是居住的楼房,老安夫妻看起来甚至比六年前还年轻。而在他们此次拍照之前,老安刚刚收到街道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五世同堂

五世同堂

这是一个家庭中关于爱的故事。

依然是姚河门村,2018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随着快门一闪,瞬间定格:昏暗的灯光下,八十多岁的张庆英坐在厨房,面前是一棵棵北方最常见的时令蔬菜大白菜,厚重的棉衣、斑驳的墙面,泛着光的大缸,色彩浓重。不仔细看,这张照片俨然一幅油画,折射着时代的印记。

随着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区孝兴家园的建成,乡亲们陆陆续续搬进了新房。张庆英在安置区也有房子,但她已经九十多岁了,老伴早已去世,家里人放心不下,决定不再让她独自居住。于是,这两年,她随着孙女搬到长清城区边的二层楼房里,在新家里,孙辈们陆续结婚生子,一大家子,五世同堂,其乐融融。这才有了文中这张新的全家福。

在聊天中,照片拍摄者杨文彬说,张庆英老人其实和这个家庭没有血缘关系,这些孩子都是张庆英老伴在和张庆英结婚之前生育的后代。张庆英一生无儿无女,却能融入继子继女们的家庭生活,这和老人善良的本质密不可分。他忘不了,当时还住在滩区老旧平房里的张庆英,第一次见他时,从家里挑出一颗最大最好桃子递给他的那一幕。

你看,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照片讲述的都是黄河岸边的故事,它们或关乎亲情、关乎个体的信仰和梦想,又或者关乎乡村的振兴、区域的发展。照片是时代的见证者,让我们在回忆中审视过去,也让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明天记录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的瞬间。(济南日报记者:邵明红通讯员:杨文彬王雅婧魏晓涵郭庆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