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钢铁协会2024年6月6日出版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4》显示,2013年-2023年这十年间,中国钢铁产量平均占全球一半有余,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与消费国,按常理而言,中国在该领域应已实现全面领先了吧?
现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就比如“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技术,就一度成为了中国钢铁工业的一块“心病”,一直以来,这项技术都被欧美国家牢牢掌控,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一根刺。
这项技术是许多重大工程的“命门”所在,过去我们在这项技术上吃了不少亏,还要忍受西方国家的漫天要价和冷嘲热讽。
在此种背景之下,中国北重毅然决然地要拔除这根“刺”,咱们的技术人员仅仅耗费三年时间,便成功攻克世界难题——“360工程”!打破了欧美的垄断。
当欧美国家还想着靠这项技术继续“吸血”中国时,我们却已经觉醒了!
技术受限的难题:被限制发展的阴霾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将我们从过去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我们都知道,钢铁是工业发展的“血液”。
奈何那时候别说什么科技领先了,和西方国家比起来,我们连最基本的钢铁产量都没法和西方国家抗衡,属于是方方面面都被人家“碾压”了。
这就导致未来的几十年间,只要涉及到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咱们就只能依赖进口,但是西方国家由于意识形态问题,非但在技术上对我们严防死守,就算是卖,也是漫天要价,还不允许咱们拿他们的产品开展研究,花冤枉钱不说,还一直被人“卡脖子”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改革开放后,虽说实现了经济腾飞,但很多关键技术,仍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在工业领域,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生产,便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
这种钢管并非普通的钢管,它的壁厚可达10厘米,直径可至1米,其硬度极高,能够承受极端的压力和温度,是维系国家工业命脉的关键部件,尤其在核电站、航天工程、深海探测、军工装备等重要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说任何高精尖领域的基建,都离不开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它,许多重大工程就是空中楼阁,连最起码的“地基”都搭不起来。
这种钢管的制造工艺之复杂远不是普通钢管可比的,虽说都是钢管,技术上却是云泥之别,当时的中国,在这种钢管生产方面几乎一片空白,属于是既没有高精尖的设备,也缺乏相关经验,
然而,生产这种钢管的关键设备——大型垂直挤压机,当时只有少数欧美国家掌握,他们对这项技术严防死守,对中国实施了严格的技术封锁。
为此我们不得不长时间依赖进口,每年花出去的冤枉钱可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面对如此困境我们却束手无策,没办法,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除了经济上受委屈,长此以往,对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都存在风险。
为了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曾尝试与美国一家公司进行合资,共同生产这种钢管,然而,就在合作即将达成之际,美国政府突然出面干预,蛮横地阻止了这项合作。
这事儿在当时如一记重锤,重重砸在了咱们技术人员的胸口,我们终于看清了西方国家的嘴脸,明白核心技术是不能靠买或求来的,还是得靠自己的创新,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
中国北重的崛起:自主创新的征程
这项重任交给了中国北方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北重,2007年,“360工程”,即6000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项目正式启动。
虽说咱们终于决心挑战这个难题,但这事在当时的技术人员看来,绝不是喊喊口号就行的事,因为当时的中国在大型垂直挤压机的设计和制造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完全就是一个盲人摸象的状况。
北重集团自是深明此项任务的重要性,遂联合清华大学等国内二十余家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技术攻关团队。
这些工程师如同勇敢的探险家,在陌生的领域里一步步探索,他们没有现成的技术手册或成功先例可依循,必须依靠自己踏踏实实的一步步摸索。
为了生产这种特殊钢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产设备,这种钢材需要一种大型的挤压设备才能成型,而当时全国最大重量的挤压设备才3000多吨,而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的美国,最大挤压设备的重量高达3.15万吨。
如此悬殊的差距,我们该怎么追赶呢?而且西方国家很清楚中国面临的困境,价格上对我们狮子大开口也罢,想要进口也不行,他们联手在技术上对中国围追堵截,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咱们晚一天造出来,就得多给他们交一天钱。
我们当时定下的目标是生产3.6万吨的垂直挤压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当时咱们国内最大的水压机才1.2万吨,跟目标设备比起来差得太远。
如何铸造如此巨大的设备?如何将其安装到位?如何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无数的技术难题困扰着中国的工程师们,而且不仅铸造和安装是巨大的挑战,就连对设备进行检测也成了难题。
设备体积巨大大重量高达上万吨,普通的检查办法根本使不上。
除了以上这些,在拼装设备时,工程师们同样要面临不少的困难,由于缺乏安装如此庞大机器的经验,部分零件经常出现装上去后出问题,只能反反复复的拆拆装装。
每一次的拆装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考验着工程师们的耐心和毅力,虽然不断地遇到各种难题,但是中国工程师们依然坚定地大步前行,以内他们心中有信念!
2017年,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在北重集团的厂房里,3.6万吨垂直挤压机缓缓启动,火红的钢坯在巨大的压力下变形,一根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缓缓而出。
这一刻,标志着中国终于打破了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实现了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自主生产,这不仅仅是一根钢管的诞生,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它宣告着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不再受制于人。
打破封锁,迈向全球:中国制造的新征程
“360工程”的成功,不仅让北重集团名扬海内外,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自主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重大工程的需求,更让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过去,由于技术封锁,中国不得不高价进口这种钢管,每年耗费巨额外汇,但是实现了技术突破后,我国不仅能满足国内钢管需求,还把优质低价的钢管出口到世界各地。
这无疑对国际市场上的其他企业,尤其是那些曾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360工程”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北重集团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他们明白,科技进步永不停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保持领先,2017年,北重集团再次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长度达到6000毫米的空心胚料。
这使得生产更长、更大口径的无缝钢管成为可能,减少了焊接接头的数量,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核电站、大型船舶等关键设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除上述成就之外,北重集团于高端材料的研发、生产亦屡获突破性进展,如超临界电力技术所需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以及航空发动机所需特殊材料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进步,如今的北重集团在国内超临界火电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领域已经成为业内领军者,并且成为了P92钢管的唯一生产商,除了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北重集团始终致力于让中国在此项技术上领先世界。
2020年,我国工程师们再度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造出5万吨级的立式热挤压机,这一项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彻底的超越西方国家,曾经北重工程师们立下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中国制造的未来:从“360工程”到星辰大海
从“360工程”的艰难起步,到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自主生产,再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
每一次进步,都汇聚了众多中国工程师、科学家和工人的心血和努力,彰显了国人不断自我提升、敢于开拓的品格,“360工程”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如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驰骋在世界各地;中国的航天工程,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星辰大海;中国的5G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也走向世界,为全球通信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中国的目标,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再到如今的“中国创造”,我们始终致力于依靠自身实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体系。
结语:自主创新,挺起中国脊梁
核心技术不是靠买或者求能搞定的,咱们得靠自己创新,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
从“360工程”的成功,到中国航天梦的实现,这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传奇,更是民族自信自强的传奇,传奇故事还在续写,中国科技的未来无限宽广。
信息来源:
2017年4月6日-《北重集团成功攻克超长厚壁无缝钢管空心芯棒锻造》 环球网2016年3月31日整整10年:中国打破垄断造出世界最长厚壁无缝钢管
中国百强新闻网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2012年7月6日北重360项目突破“极端制造”
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4月25日《湖北新冶钢:全球最大的中厚壁无缝钢管生产基地》
《被“围剿”的中国兵器北重集团“360项目”如何突围》央视网2015.10.16
《兵器工业北重集团“360工程”通过验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