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西岐曾发生“夺嫡”!一神秘女性背后操纵,否则伯邑考不会死

探花小哥 2019-06-01 15:17:07

封神是一部宣扬天道观的书,它把“成汤合灭,周国当兴”视为天道,于是便把西岐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凤鸣西岐,什么姬昌圣人仁德……文王一家可谓父慈子孝,兄弟和睦,一副其乐融融景象。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我们不言正史,仅从封神一书的角度探讨,西岐王宫并非祥和平静,其实充满勾心斗角,关于王位继承,就发生残酷的“夺嫡”内斗。而这一切都是一位神秘女性在背后操纵,否则伯邑考不会死!

我们读封神,往往会忽略一个人,她就是文王姬昌的母亲太姜。姬昌会演先天之数,太姜则更精。小哥怀疑姬昌的技艺就是传自母亲太姜。我们有例为证:纣王听从费仲的奏议,诏命四镇大诸侯入朝。姬昌安排好国事,退至后宫,来见母亲太姜,行礼毕。太姜曰:“我儿,为母与你演先天数,你有七年灾难。”……

又有一次, 且说文王母太姜在宫中思想西伯,忽然风过三阵,风中竟带吼声。太姜命侍儿焚香,取金钱演先天之数,知西伯侯某日某时,已至西岐。太姜大喜,忙传令百官、众世子,往西岐接驾……由此可见,太姜先天之数出神入化,占卜未来,无有不中。那么问题来了,太姜既然有如此神技,为什么伯邑考要去朝歌为父赎罪,这时却不见她出来阻拦?

这件事太不正常了!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太姜合理善意开脱,只有一种原因可以解释:太姜明知伯邑考前去送死,却有意隐瞒!这实在太让人毛骨悚然了。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先看看伯邑考罹害最大的受益者会是谁?文王百子,老大伯邑考,老二姬发,也就是后来的武王。

按照正常礼仪,伯邑考显然是文王的后继者,也就是说。文王百年后应该是伯邑考继承王位。那么谁最希望他死?答案是不是不言自明?很显然,老二姬发得到太姜的宠爱和支持,希望他将来继承文王大统。所以才会明知伯邑考前去送死,只管装聋作哑,听之任之。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其实西岐一直存在“夺嫡”斗争!双方分别是伯邑考、姬发。而姬发得到祖母太姜的支持。

由此伯邑考一系列不正常的行为才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伯邑考以孝闻名,当初文王在去朝歌动身前,曾嘱咐伯邑考:“待孤七载之后灾满,自然荣归。你切不可差人来接我。此是至嘱至嘱,不可有忘!”“……你等专心守父嘱诸言,即是大孝……”

那么伯邑考为什么要冒违逆之嫌提着脑袋进朝歌呢?

只能说,姬发得到太姜等人的支持,伯邑考已经不能左右西岐局势。万般无奈,才不得出此下策,看看能不能进朝歌把父亲赎回来,唯有父亲才能救自己!可见当时斗争有多么残酷。皇家无亲,历朝历代无不如此!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不是伯邑考愚孝,实在是被逼无奈!他何尝不知道此一去九死一生?

实际上书中有个细节,也隐晦表明伯邑考兄弟之间并不和睦。文王当初离别西岐,曾经以手拍邑考曰:“我儿,只你弟兄和睦,孤亦无虑。”这句话意思很深,也很隐晦,若非文王知道自己两个儿子争夺储位,有感而发,肯定不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

综上所述,小哥得出这样的论断:封神西岐曾发生“夺嫡”!一神秘女性背后操纵,否则伯邑考不会死!而这位神秘女性就是文王之母、精擅先天之数的太姜!亲爱的读者,你以为呢?

举报/反馈

0 阅读:134
探花小哥

探花小哥

主攻封神、西游等名著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