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汽车被动安全:从铁皮盒子到移动堡垒,如何练就金钟罩?

陶悦萱说车 2025-04-13 09:40:13

汽车安全,真的是越贵越安全吗?这个问题抛出来,估计能立马在网上吵翻天。有人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贵的车用料肯定更好,安全系数自然更高;也有人反驳,安全配置都差不多,贵的车更多是品牌溢价,智商税罢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安全这事儿,可不能凭感觉。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豪车和平民车,在安全上到底差多少,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

先给大家讲个真事儿。我有个朋友,开一辆落地不到十万的小车,前阵子高速上追尾了一辆几百万的豪车。结果呢?豪车只是后保险杠凹进去一点,朋友的小车直接报废,车头全毁。人没事儿,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后朋友感慨,要不是自己命大,估计就交代了。当时我就问他,你觉得这事儿说明啥?他说,说明豪车真结实!

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没毛病,但仔细想想,结实就等于安全吗?这就好比古代的盔甲,是硬,能挡刀枪,但扛不住大炮啊!现代汽车安全,可不是单纯比谁硬,而是一套复杂的体系,涉及车身结构、安全配置、甚至还有驾驶辅助系统等等。

咱们先从最基本的说起,车身结构。过去,车企造车追求钢铁之躯,觉得越硬越安全。但后来发现,这玩意儿跟人一样,太硬了容易骨折。于是,就有了吸能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车辆的前后设计一些溃缩区,发生碰撞时,这些区域会主动变形,吸收冲击力,从而保护乘员舱的安全。

好,问题来了,豪车的吸能设计和平民车,有啥区别?答案是,区别大了!豪车往往会采用更高强度的钢材,比如热成型钢,这种钢材的屈服强度非常高,能在保证乘员舱强度的同时,更好地吸收冲击力。豪车的车身结构设计也会更加复杂,吸能区分布更加合理,能在不同角度的碰撞中,提供更保护。

举个例子,奥迪在车身结构上就下了不少功夫。他们使用了激光焊接技术,这种焊接方式能够让车身更加坚固,抗扭刚性更强。此外,奥迪的A柱和B柱往往会采用热成型钢,这些部位是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最重要的保护屏障。

平民车呢?为了控制成本,往往会在钢材的选择上有所 compromise,或者在车身结构设计上相对简单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平民车就不安全,只是在安全性能上,相比豪车,可能存在一些差距。

说完车身结构,咱们再来看看主被动安全配置。主动安全配置,指的是那些能够预防事故发生的配置,比如ABS防抱死系统、ESP车身稳定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等。这些配置在现在的汽车上已经比较普及了,很多平民车也都有配备。

但到了被动安全配置,区别就比较明显了。被动安全配置,指的是那些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减轻伤害的配置,比如安全气囊、安全带预紧系统、侧气帘等等。豪车往往会配备更多的安全气囊,覆盖范围也更广,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

比如说,有些豪车会配备膝部气囊,这种气囊能够在碰撞时,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膝盖,减少腿部受伤的风险。此外,有些豪车还会配备后排侧气囊,这种气囊能够保护后排乘客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免受头部和胸部的伤害。

平民车呢?往往只配备前排双气囊,侧气囊和侧气帘可能需要选装,甚至有些车型根本就没有这些配置。

安全带预紧系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被动安全配置。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预紧系统会自动收紧安全带,将乘客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上,防止乘客向前冲,撞到车内的硬物。豪车的安全带预紧系统往往会更加灵敏,能够更快地收紧安全带,提供更保护。

除了这些之外,豪车还往往会在细节上做得更好。比如,豪车的安全玻璃往往会采用多层结构,能够更好地防碎,防止乘客在发生事故时被玻璃碎片划伤。豪车的座椅设计也会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能够在碰撞时提供更好的支撑,减少颈椎受伤的风险。

当然,配置只是硬件基础,软件也很重要。豪车往往会配备更加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比如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自动紧急制动等等。这些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驾驶员的负担,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自适应巡航系统能够自动调节车速,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让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更加轻松。自动泊车系统能够自动寻找车位,并将车辆停入,让驾驶员在停车时更加省心。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能够在检测到前方有碰撞风险时,自动刹车,避免或减轻碰撞的伤害。

平民车呢?驾驶辅助系统往往比较简单,功能也相对有限。有些车型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些系统。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觉得豪车在安全上就是完胜了。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安全这事儿,永远没有绝对。再好的车,也抵不过糟糕的驾驶习惯。开车不系安全带、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等,这些都会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就算你开的是坦克,也一样不安全。

记住,汽车安全,永远是人、车、路三者的综合作用。再好的车,也需要一个优秀的驾驶员来操控;再好的路,也需要驾驶员小心行驶。

更重要的一点是,安全理念的转变。过去我们总是认为,车子结实就安全。但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汽车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才能提供更好的保护。

比如,现在很多汽车厂商都在研究行人保护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降低对行人的伤害。有些汽车会配备主动式发动机罩,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会自动弹起,增加缓冲空间,减少行人头部受伤的风险。

还有一些汽车会配备行人探测系统,这种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行人,并在必要时发出警告,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的安全知识,了解新的安全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这才是保障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

说了这么多理论,咱们来看点实际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和欧洲新车碰撞测试(Euro NCAP)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他们的测试结果,可以作为我们选车的重要参考。

IIHS的测试项目包括正面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以及鞭打测试等等。Euro NCAP的测试项目也类似,但更加注重对儿童乘员的保护。

一般来说,如果一辆车能够在IIHS和Euro NCAP的测试中都获得高分,那么它的安全性能就比较出色。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试机构,测试标准可能不同。我们在参考测试结果时,也要综合考虑。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事故死亡率。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会定期发布各款车型的事故死亡率数据。这个数据能够更直观地反映车辆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

数据显示,小型车的事故死亡率往往高于大型车。这主要是因为小型车在碰撞时,吸能空间有限,难以提供足够的保护。

豪车的事故死亡率往往低于平民车。这主要是因为豪车在车身结构、安全配置和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都优于平民车。

当然,这些数据只是一个参考,并不能完全代表车辆的安全性能。我们在选车时,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总结一下今天的讨论。豪车在安全性能上,相比平民车,确实存在一些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车身结构、安全配置和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

但是,豪车再好,也抵不过糟糕的驾驶习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是保障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

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选车时,不要只看重外观和配置,更要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能。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无小事。

根据IIHS的最新报告,2019年美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36096人,其中有23000多人死于车辆碰撞。而配备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车辆,碰撞事故发生率降低了43%,行人碰撞事故发生率降低了56%。这充分说明了主动安全配置在预防事故方面的作用。

同时,Euro NCAP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8年,由于车辆安全性能的提升,欧盟国家的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下降了23%。这证明了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确实能够有效降低道路交通死亡率。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你,汽车安全是不是越贵越安全?你可以告诉他,不完全是,但安全这件事,真的值得多花点钱。

0 阅读:0
陶悦萱说车

陶悦萱说车

陶悦萱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