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2025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一年。在这样的年份里投资,防御比进攻更重要,“避坑”比寻找爆发性机会更重要。
有以下5个坑需要注意,一定要避免中招”。
第一个坑:过分看空人民币。
2025年汇率的确有贬值压力,但具体会到什么水平,要看中美之间的关税博弈。我的预判是:中美达成第二轮贸易协定的速度,将远快于第一轮。第一轮(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耗时20个月,第二轮或许只需要一半时间。
第二个坑:追高黄金。
过去1年,国际金价累计上涨了35%左右,是最牛资产之一。但2025年的情况可能有显著不同,金价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美国“换司机”,给黄金带来两大利空。第一,美元整体趋势将变强,美联储降息空间变小;第二,在美国带领下,发达国家将纷纷给予加密货币更高地位,甚至把比特币纳入储备资产。加密货币是黄金避险功能最主要的竞争者。
未来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将在避险资产上分道扬镳。发达国家支持加密货币,通过加密货币虹吸全球;其他国家以黄金为盾,防止金融收割。所以黄金有其中长线价值,只是在2025年未必能跑赢大盘。
第三个坑:加杠杆买债券,尤其是下半年。
2025年的上半年,大概率是中国债市比较确定的时期,可能还会有一定涨幅。但到了三、四季度,情况可能发生变化。
2025年的债市有一个重要风险:市场预期转向。
如果2025年国家在扩大内需上出台重大措施,中美又提前达成新的贸易协定,债牛可能转向股牛,市场风向一旦出现重大转向,债市积累的杠杆可能带来踩踏。
第四个坑:投资“红海行业”的非头部企业。
去年7月,重要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2月会议又提出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与此同时,国家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出口退税税率下调。
2025年将是反内卷元年,已经是“红海市场”的行业,比如光伏、新能源、新能源车等行业,获得的税收减免、补贴和国有投资等,都将显著退坡。这对于行业内龙头企业可能是利好,但对于腰部、尾部企业是利空,要避免投资这类企业。要寻找新的“蓝海”,比如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硬科技领域。
第五个坑:过分看空A股,或以个人的力量跟机构博弈。
有些股民对2025年的A股比较悲观;也有一些人盲目乐观,频繁操作换股。这两种做法在2025年都是错误的,都可能踩坑。
2025年的上半年,A股的确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到了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大机会可能出现。原因是:
第一,宏观政策是从2024年9月末开始转向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组合首次出现。政策发力需要时间、程序,有望在2025年二季度之后“火力全开”,效果随后显著呈现。扩大内需的政策,也可能在2025年再度加码。
第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2025年将是中国的开放“大年”,这有利于改善预期。
所以我的判断是,2025年股市机会比2024年多,甚至可能在四季度迎来惊喜。
但市场不确定性也是非常高的。在这样的时代,个人直接炒股风险越来越大。中国股市,正在重演其他成熟市场曾经历的“去散户化”。
比如美国股市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超过90%的市值被散户持有。到了最近几年,散户直接持股已经降低到了6%。
在成熟市场里,绝大部分散户不直接买股票,而是买ETF基金等产品,把钱交给专业机构、专业人士打理。
面世不久的A500ETF基金(512050),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该指数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样本。中证A500指数在编制规则上引入了互联互通和ESG等筛选条件,在行业平衡性、高成长性和高股息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截至1月20日,A500ETF基金(512050)最新份额为211.19亿份,近20个交易日份额增加37.80亿份。最新资产净值计算值为195.86亿元,流动性较好。它的管理人为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有16年证券从业经历的李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