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无人机在滑坡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地质灾害普查工作还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①现场

无人机在滑坡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地质灾害普查工作还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①现场勘查的工作水平不高;在常规的现场勘察工作中,大多是依靠手工进行,没有进行细致的勘察,只是对关键性地段和一般性地段进行了简单的划分。特别是在很多工作条件比较苛刻的区域,例如荒漠区、高寒区和无人区等,用手工方法很难获取到地质数据。 ②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不足。目前,在现场勘察工作中,主要采用测量、摄影、采样和描述等方法,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在考察地点条件恶劣、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精细的地质调查。通常,主要调查点的数据比较详尽、准确,而其它地区的数据则不够准确。 ③常规的地质调查有较大的风险,有些地方的地质工作非常艰苦,有些地方的地理环境非常恶劣,有些地方的环境非常恶劣,对调查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近年来,由于无人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上述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从而大大提高了现场勘查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地勘人员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在紧急情况下,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地点的勘查工作,这时,无人机的优越性便凸显出来。由无人机获得的高精度资料,可以确保其时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新安县引差溪流项目是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的一项重大水利枢纽,将小浪底水库的水从差溪流中引入新安南部的溪流。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新安县城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并使小浪底水库的蓄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该滑坡体在小浪底水库下游界河的右岸边,发育有一定的地质条件。 该滑坡地处洛阳市新安县“引界溪溪”项目界河右侧入水口处,是一处地势较高、地形起伏较大的黄土塬区,多数区域为第四纪松散纪疏松岩层,少数区域露出了基岩层。 界河右岸山岭呈北部向南部倾斜,山岭平均海拔250-420米,谷地平均海拔245-300米,平均海拔60-220米。畛河谷地宽阔,为“U”形对称,部分地区为阶地,河床左右各250米,在小浪底水库的非正常运行期间,大部分河道已沉入库内。新安县引差溪河水利枢纽位于滑坡区50米开外。 滑坡区及周边地区为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的出露层,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马家沟组:底层为2-20米厚的黄、黄、黄、绿砂砾岩、页岩和泥灰岩,下端为灰黑色(表层为灰白色)的沉积物;其上覆由一层较厚的灰石层,其中有一层白云质灰石层和一层泥石层。其厚度为74米左右,以石炭纪本溪组平移不整合为主,出露于涧江南岸。 中统本溪组岩性:底部以斑驳的片状铁铝质泥岩为主,褐红色的片状铁铝质泥岩和灰色的钙质泥岩为主;上覆浅灰色、薄层夹砾、粗粒卵石英砂和斑驳的铝质页岩,上覆浅灰色的泥岩层。其厚度在15米左右,与奥陶纪的马家沟组相平行不整合,并以界江南岸为主体。 下部山西组基底常被灰白色、厚实、厚度3-35米的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所覆盖,部分地层发育成砂质页岩和硅质泥岩;该区地层厚度20-90米,主要出露在涧江以南。 下统下石盒子组:在它的底层,是厚度大约20 m的灰白色石英砂岩(局部相变成2层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在它的上面,主要是以泥岩为主,并夹杂着长石石英砂岩,通常是黄绿色的;在西北的赤河沿岸有较多的出露。    这篇文章中使用的是DJ1版的“大疆妖精”4号,见图3。Game4拥有1英寸的2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并拥有一个高解析度的多角度航拍相机。 在拍照的时候,摄像机会在拍照的时候,将摄像机的姿势和地理坐标同时记录下来,然后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有关软件,对照片中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密集匹配、三角网构建、纹理地图绘制等,从而建立起目标区的真实3D模型。 在对无人机进行飞行拍摄之前,首先要对拍摄地点进行采集,如采集到的地形图和其他数据,进行实地勘察,确定其符合飞行拍摄的需要。不要在坏天气(如大风,雪,雨,雾)中进行空旷的试飞,不要在没有高楼大厦的地方进行。在空中拍摄期间,要注意自己的电池电量,以备不时之需,以备不时之需。   该无人机的飞行拍摄过程是:①装配。②断掉遥控装置及无人驾驶飞机的电源。③打开电源,把无人驾驶飞机和遥控装置相连,再把 Cors编号和 RTK相连。 ④基于任务需求,对 UAV飞行轨迹进行规划。⑤进入升空状态。在出发时,已经被设定好了返回时间,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时候,没有任何干扰,也没有任何干扰。 利用无人机进行地质资料的收集,既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又可以提升所获得的资料的准确性。 正射法成像是一种兼具地物几何准确性与影像特征的高分辨率成像,既可直接、准确地反应地表形态,又可快速获得被测对象的体积。由于“犀牛”软件具有很强的网格化能力,使得从等值面到立体图形的生成过程非常简便,效率也非常高。 参考文献: 1.周林辉.无人机三维建模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工程勘察 2.郑昕.基于无人机影像和高程数据的地形构造线确定方法. 北京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