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古迹:走进周萨神庙(ChauSayTevodaTemple)

关中拍客 2025-03-11 18:39:12

在吴哥城东北的胜利门外约500米处,道路南侧坐落着周萨神庙,跟北侧的托马侬神庙相对。这里修建于公元十二世纪初期,正值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期间,具有典型的吴哥寺建筑风格和平面布局——

2025年2月2日清晨,游览完托马侬神庙,我来到对面的周萨神庙。这里是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一期)的修复工程,看到路边牌子上醒目的五星红旗和临时展厅回廊内悬挂的大红灯笼,正值春节期间,我感到很亲切。

周萨神庙坐西朝东,正对着暹粒河岸边,有一条神道通往神庙大门,两侧竖立着象征林迦的石柱。十九世纪后期,在茂密的森林中,驻柬埔寨法国军官迪科发现这座建筑,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此庙供奉周萨神。因此,将这里命名为周萨神庙。

穿过神道,走进神庙,迎面是一座十字形的平台,连接着一条石板搭建的空中参道。过去,神庙的四周,环绕着一圈儿红土围墙,东西长约42米,南北宽约33米。如今,围墙已经不复存在,内部的石砌建筑一览无余。

周萨神庙曾经是吴哥古迹毁坏最严重的建筑,周围散落大约4000件砂岩构件,都是神庙不同时期遗落下来的。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提供1450万元无偿援助,在这里进行长达十年的维修保护。

神庙的主要建筑坐落于中轴线上,南北两侧对称分布着藏经阁和塔楼,从东向西依次为东塔楼、东引道、门厅、石亭、前厅、塔殿、西引道、西塔楼。建筑组合紧凑,相互距离很近,内部空间狭小,让人感到一种森严和神秘的气氛。

在修复周萨神庙的过程中,中国文物保护团队采用“原物重建法”,以修复为主,以加固为辅。将原本的建筑物全部拆开,用精心制作的新材料,代替塌落遗失的构件。同时,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别新材料与老构件。

走进塔楼,进入门厅,石亭内部是信徒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被称为“拜殿”。屋顶没有覆盖,阳光洒入石亭,明亮宽敞,南北通透。

石亭西侧,经过前厅,连接着三面封闭的中央塔殿。在前厅内,摆放着两件中间有凹槽的方形石雕,象征着尤尼,代表了女性。在塔殿内,供奉着一尊低矮的神像,光线昏暗,空间狭小。

周萨神庙规模较小,没有任何历史记载。根据建筑风格推测,这里是印度教庙宇,主要供奉毗湿奴神。在门楣和墙壁上,浮雕着印度教神话《罗摩衍那》的故事情景和蒂巴特女神的形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