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彩的8首“登台诗”,大部分人只读过其中两首,你呢?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6-24 14:34:54

登高望远,感慨古今,写诗抒怀,是诗人的最爱。

本文是“登台诗”专题,分享最精彩的8首登台诗,这些诗水平极高,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回味,你能猜到其中几首?

第1首 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出了“历史沧桑”之孤独,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满满全是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陈子昂是一个极具政治见识和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但不被武则天喜欢和重用,并屡遭打击。万岁通天元年,契丹入侵,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

陈子昂提出很多破敌良策,但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陈子昂报国无门,不被重用感弥漫满怀,他于悲观失望中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全诗用语苍劲奔放,结构紧凑连贯,富有感染力,留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作者的孤苦无助、怀才不遇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第2首 唐朝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七绝、五绝和五律都很牛,而七律鲜有佳作,而这首就是他最高水平的七律。

此诗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触景生情,有感而写,在主题、用语、结构和崔颢的《黄鹤楼》很像,此诗虽然未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也不落《黄鹤楼》的窠臼,水平毫不逊色于崔颢的《黄鹤楼》。

第3首 唐朝汪遵的《燕台》

礼士招贤万古名,

高台依旧对燕城。

如今寂寞无人上,

春去秋来草自生。

这首诗是作者有感而发,晚唐朝廷昏庸,朋党纷争不断,统治者们任人唯亲、排斥异己,令广大儒生和士人失望,作者来到燕台,联想到战国时燕昭王设黄金台以揽天下之士的史实,感慨万千,故写此诗抒怀。

此诗通过对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而大破齐国的历史故事的感怀,和当今“万马齐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愤慨之情。

第4首 唐朝张蠙的《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这首诗描写作者登单于台,通过描写边塞风光,表现了塞外生活的艰苦,抒发诗人在边关的真情实感。

此诗写出了边塞的辽阔与荒凉,边关紧张的局势,语句浑朴,境界开阔,诗意盎然,颇有“盛唐气象”。

第5首 唐朝韦庄的《章台夜思》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这是一首身在外地登高思念家乡的诗。

此诗开篇写秋夜所闻所见,写尽寄居他乡的孤独、悲凉。后面写夜思,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

全诗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幽怨,一气呵成,感情真挚,幽怨清晰,感人至深。

第6首 唐朝殷尧藩的《登凤凰台》

凤凰台上望长安,五色宫袍照水寒。

彩笔十年留翰墨,银河一夜卧阑干。

三山飞鸟江天暮,六代离宫草树残。

始信人生如一梦,壮怀莫使酒杯干。

作者站在凤凰台上眺望古城,但见飞鸟来去,夕阳西沉,六代皇宫的残垣断壁,也随着葬在了草木间。人生如梦,追逐繁华名利,不如诉诸酒杯,长醉不醒。

此诗写景抒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坦然接受,很有意境。

第7首 南宋杨万里的《三月晦日游越王台》

榕树梢头访古台,

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

今日春风独自来。

作者登临越王台,从高台往下看,无边风光尽收眼底。这里曾经是越王玩乐、欣赏歌舞春风的地方,如今繁华不再,只有春风独自到来。

此诗写景抒情,怀古伤今,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第8首 清朝宋湘的《祭风台》

何处烧军问劫灰,舟人指点祭风台。

灵旗暗转江云动,古柏阴生水鹤来。

吴蜀君臣俱健者,东南草木尽兵材。

谁教八十馀三万,赤得千秋一壁回。

这首诗通过对赤壁之战战争场景的描绘,融入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深沉的思考,是一首体现历史沧桑感的佳作。

很精彩的8首登台诗分享完了,这些诗诗意盎然,各具特色,富有诗意和美感,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细细品读和回味。

朋友们,文中这8首登台诗你曾经读过几首?最欣赏其中的哪首?欢迎分享高见。

0 阅读:1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