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马科斯任内首次访澳,也是对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去年访菲的回访。
从澳总理“历史性”访菲、升级双边关系至“战略”高度,到两国首次在南海联合演习和巡航,一段时间来,菲澳之间似乎打得火热,也把南海搅得风高浪急。
菲总统此次访澳会与澳总理擦出什么火花?对两国关系和地区局势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此行重中之重
从菲澳“官宣”的安排看,双方都高度重视此次国事访问。
行程方面,马科斯将与澳大利亚总督赫尔利、总理阿尔巴尼斯及澳议会领导人分别举行会晤。
马科斯此次还受邀在澳大利亚议会发表演讲。这是菲律宾领导人首次在澳议会发表讲话,被视为澳方给予马科斯“罕见礼遇”。
议题方面,双方将讨论战略伙伴关系的进展,以及国防和安全、贸易、投资、民间交流、多边合作和地区问题。
菲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今年11月将迎来菲澳建交78周年,这次访问具有重要意义,将探讨进一步加强两国合作关系的新途径。
成果方面,双方将在共同关心的领域签署三项新的合作协议。菲方透露,合作文件可能涉及安全和农业领域。
据菲方称,国事访问结束后,马科斯还将前往墨尔本参加3月4日至6日举行的东盟-澳大利亚特别峰会。
菲外交部发言人称,峰会期间,菲律宾和澳大利亚预计将谈论南海问题。菲方还将与澳方强调遵守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马科斯此番澳大利亚之行正值南海局势紧张之际。由于菲方近来不断生事挑衅,南海水域风波涌起。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就在马科斯开启访澳当天,他还对中国海军和海警局的船只在黄岩岛附近表示担忧,遭到中方严正回应,称对菲方近期在南海有关侵权活动表示严重关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李开盛预计,国防与安全议题是马科斯此行重中之重。
菲澳此前签署过《访问部队协议》,此访可能会进一步讨论如何落实协议,包括落实两国军队互访、继续进行双多边联合演习、巡航,以及澳如何支持菲军事能力建设等等。
澳方曾表示,将向菲方提供无人机和技术培训,以强化菲海警力量。
在南海议题上,菲澳料将在政治、外交上相互支持,强调遵守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以此对中国形成压力和牵制。
为何相互靠拢?
自1946年建交以来,70多年里,菲澳关系虽不无起伏,但大体保持稳定。
只是在菲前总统杜特尔特执政时期,由于菲美关系冷却,菲澳关系也随之陷入停滞。
2022年,马科斯上台后,双方关系又被激活,并且迅速升温。
过去一年多来,菲澳互动可谓热络。
去年2月、4月、5月,澳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贸易部长、外交部长先后访菲。
5月,两国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演习。
8月,两国首次在南海举行大规模海陆空联合军演,主要内容是模拟夺岛。
紧接着,9月,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访问马尼拉。这是澳总理20年来首次访菲。
访问期间,双方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并称之为具有历史性意义。尤其是在安全领域,这意味着两国防长每年将举行会晤。
同年11月,菲澳又在南海开展首次联合海空巡航。
如今,进入新的一年,菲总统以国事访问翻开两国关系新的日历,而且还获得在澳议会发表演讲的殊荣。
是什么“磁力”让菲澳彼此吸引?
分析人士认为,菲澳关系升温与国际环境变化以及两国自身需求有关。
李开盛分析,从大背景说,受美国“印太战略”部署影响。
“印太战略”意在遏制中国,而南海问题是切入点。
菲律宾是声索国,澳大利亚是美在印太地区的重要盟友。因此美国想打好菲律宾这张牌,并用好重要帮手澳大利亚,于是把菲澳拉入其打造的小多边架构,为两国走近创造环境。
就两国而言,一则是菲方政策调整的结果。
马科斯上台后调整前任杜特尔特的外交与安全政策。
外交上从相对独立、平衡转向更多倾向美国,安全上从应对国内恐怖主义威胁转向应对所谓外部安全威胁,把领土争端置于更重要地位,突出南海议题。
基于这一变化,菲律宾希望借重澳大利亚、日本,以便获得这些国家对其立场和能力的支持。
二则是澳大利亚介入地区事务的需要。
澳自视为地区重要参与方,也把南海问题作为介入地区局势的抓手,由此推动与菲律宾展开安全合作。
“可以说,安全合作是双方加强关系的重要推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补充道,澳方近来与菲律宾走近、在南海问题上动作很多,除了呼应、配合美国的战略部署外,也有国内政治的考虑。
现政府已进入执政后半期,明年将迎来大选。阿尔巴尼斯希望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以提升澳大利亚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性,为工党增加胜算。
纽带能拉多紧?
两国领导人对这次访问都寄予高度期待。
马科斯在出访前表示,希望通过此访构建更强劲、温暖、紧密的菲澳关系。
阿尔巴尼斯说,以战略伙伴关系为指引,对澳大利亚与菲律宾关系的未来满怀雄心。
那么,马尼拉与堪培拉的关系纽带到底能拉多紧?
在陈弘看来,澳菲经济上缺乏互补性,并无实质性合作基础。
“两国经济在农业、渔业方面都有优势,不仅互补性小,还存在竞争关系。澳大利亚虽然富含矿产,但菲律宾不以工业见长,即便有意推动经济转型,但对矿产需求量不会很大,也不具有持久性。”
因此,双方结为所谓战略伙伴关系,彼此似乎越靠越近,主要还是配合美国推进“印太战略”。这也决定了双方关系更多还是局限于政治、外交和安全领域。
在处理对菲关系尤其是南海问题上,陈弘认为,澳大利亚尽管表现出一定的投机和骑墙心态,但是考虑到与中国关系及切身利益,澳大利亚依然会很审慎。
比如澳方虽然支持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以声援菲律宾,并与菲在南海联合巡航,但总体还是保持克制。
在对华关系缓和、尝到经贸利益甜头之际,“澳大利亚清楚过度挑衅将引发中方反弹,得不偿失”,陈弘说。
“相比杜特尔特时期,如今菲澳推进双边关系的障碍在减少,但是随着中澳关系有所恢复,澳在南海等中方关注的敏感问题上可能会把握好尺度,避免直接刺激中国,这或将对菲澳关系进一步发展构成制约。”李开盛说。
对地区有何影响?
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几十年来,菲澳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国为中心来发展的,并且被美国的全球战略所塑造。
“美国布局亚太是菲澳走近的重要推手,对地区局势已经并将继续造成负面影响。”李开盛说。
首先,组建小多边,强化联盟体系,将加剧对抗化趋势。其附带后果是破坏东盟团结,加剧东盟内部分化,对其内部合作及保持中心地位造成影响。
其次,炒作南海和各种安全问题,把地区事务政治化、安全化,会毒化地区合作气氛,干扰正常经贸合作。
第三,解决南海问题将变得更复杂。
中国与东盟已就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启动三读,然而,出于各自需求以及美国挑动,菲澳等国在南海问题上加强所谓安全合作,将会拖延谈判进程,不利于和平解决地区争端。
就菲澳密切互动的影响,陈弘提醒,需警惕菲律宾的举动分化与转化东盟。
菲不断在南海挑事、与域外国家升级防务合作,可能分化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对华立场,进而转化其他东盟国家态度,使其与菲站在同一阵营,加大反华声量,无形中为美国打造亚洲“小北约”铺路。
就澳大利亚而言,其以“印太国家”自居,通常策应美国的战略部署,并渴望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但是,澳方如何使自身言行保持平衡理性,而不是为地区和平稳定、中国与东盟关系埋下危险种子,将考验澳方领导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