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扮演者左大玢有多美?与主席是忘年交,颜值不输一线女星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4-11 03:27:20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国产电视剧的悠悠历史长河里,1986 版《西游记》那可是稳稳立着的一座高耸入云、难以翻越的丰碑。

这部剧的诞生,背后是杨洁导演和整个剧组无数个日夜的心血倾注,从筹备到拍摄,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他们的执着与热爱。

那时候的特效技术,和现在比起来,那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玩的玩具,简单得很,但这部剧的特效制作,在当时却堪称一绝,剧组凭借着有限的资源,发挥出了无限的创意。

比如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那特效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粗糙,但在当时,却能让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仿佛真的看到了孙悟空在云端穿梭。

还有那些妖魔鬼怪变幻的场景,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奇幻意味,把《西游记》里那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完美地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而演员们的表演更是入木三分,每一个角色都被他们演绎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左大玢老师饰演的观音菩萨,更是成为了这部剧中的一大亮点,经典中的经典。

在那光影交织的屏幕上,左大玢老师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长衣,那衣服就好像自带圣洁气息一样,随着她的走动轻轻飘动。

她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净瓶,瓶中插着一枝翠绿的杨柳,仿佛带着灵动的生命,她的面容慈祥温和。

眼神中透露着的是无尽的悲悯,仿佛能看穿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是活的观音菩萨一样,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

左大玢的美貌并非那种妖艳妩媚之态,而是一种淡雅如莲、清丽脱俗的古典气质。

她的面容圆润饱满,眉眼间自带一股空灵之气,恰似观音菩萨那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神韵。

在拍摄现场,即使她只是穿着戏服在休息,也会有人忍不住对她念“南无阿弥陀佛”,她的模样让人一见就心生敬意,忍不住想要跪拜。

无论是在庙宇中看到的观音像,还是在其他作品中看到的观音形象,人们总会不自觉地与左大玢老师所饰演的观音菩萨进行比较。

此后,尽管有众多版本的《西游记》被翻拍,也有不少演员尝试诠释观音菩萨这一角色。

有的演员为了追求华丽的外表,把观音菩萨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演员为了突出角色的威严,表演得过于严肃刻板。

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左大玢老师所塑造的形象始终难以被超越,她的观音菩萨形象,一直深深扎根在观众心底,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其实在左大玢的人生里,还有一段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那就是她和毛主席的忘年之交。

这段情谊始于1956年,当时年仅13岁的左大玢在田汉的带领下,与一群小演员们前往北京汇报演出,当她们得知要去怀仁堂给毛主席演出时,兴奋不已。

左大玢更是激动得睡不着觉,满心期待着能和伟大的领袖见面,然而,演出那天,由于没有自己的戏,她只好躲在帷幕后,偷偷看着台下看戏的毛主席。

演出结束后,左大玢和其他小伙伴争先恐后地坐在毛主席坐过的位置上,仿佛能感受到伟人的风采。

三年后,1959年,左大玢经过勤奋努力,在湘剧界也算小小出名,一天,她突然接到通知,要去湖南省交际处出演《生死牌》。

在表演时,她偷偷往台下一瞄,竟看到了毛主席,她激动得心脏“砰砰”直跳,她赶紧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等演出结束,她下了台,越想越懊悔,自己怎么能这么不争气呢,关键时刻差点掉链子,正准备回家时,一位女同志走来,告知她毛主席很喜欢她演的戏,等会让她和主席跳舞。

左大玢激动得脸一下子就红了,在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的带领下,她与毛主席跳起了舞,尽管跳舞时因为太紧张而一直低着头,但这次经历让她与毛主席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打那以后,只要毛主席到湖南来,上面指定就得派左大玢去给毛主席唱戏,有时候唱完戏,还会拉着她聊聊天,或者一起跳跳舞。

这么来来回回好多回,左大玢和毛主席见面的次数多了,再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她也不像一开始那么紧张啦。

有一次,毛主席问起她姓氏的由来,左大玢大胆纠正毛主席对“玢”字的读音,毛主席哈哈大笑后让她回去问问爸爸,左大玢回家查字典后才知道主席博学多才。

还有一次,左大玢看到毛主席喝的茶中茶叶竖直在杯子里,好奇询问后得知是岳阳的毛尖,她口渴时,毛主席大方让她喝茶,两人同喝了这杯茶。

左大玢与毛主席的交往中,还有许多趣事,她曾拉着毛主席的手数箩,还曾为了劝毛主席吃药,抢走了他未吸完的半支烟。

这支半截香烟,竟成了她此生唯一对毛主席的纪念,要知道,那时候的纪律那叫一个严格,但凡是被毛泽东会见过的人,都不允许把会见的内容写进日记里,更不能向毛泽东提出合影的要求。

所以这半截普普通通的烟头,就成了左大玢一直珍藏着的、独一无二的“纪念品”,承载着她那段难以忘怀的特殊回忆。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缘故,左大玢才有机会和杨洁导演相识,才有机会凭借观音的角色一举出名。

1976年,毛主席身体病重,但仍惦记着古装戏,有关部门组织湘剧演员重新排演古装戏并录制录像带送到北京给毛主席观看。

杨洁是这次录制节目的总导演,而左大玢在湘剧传统戏《追鱼记》里饰演观音,杨洁看到左大玢的观音扮相后惊为天人,当即许诺如果拍观音的戏一定会请她去演。

1982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将四大名著《西游记》搬上电视屏幕,杨洁导演想起了左大玢,力排众议邀请她出演观音菩萨一角。

左大玢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翻阅大量佛经典籍,研究观音菩萨的形象特征,常常到寺庙里观察佛像,揣摩观音菩萨的神态和举止。

在拍戏的那个片场里,她可真是下了大功夫,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地反复练,眼睛里的神情也不停地琢磨调整,就盼着能把观音菩萨那种慈悲为怀、充满智慧的感觉,通过自己的表演,从每一个小动作、每一个眼神里都精准地展现出来。

最终,她成功塑造了一个形神兼备的观音菩萨形象,成为观众心中无法超越的经典。

在那时候,演《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六小龄童,拍一集戏能拿到70到80块钱的酬劳,而演观世音菩萨的左大玢老师呢,每集的酬劳大概是57元左右。

要是把后面续集的酬劳也算上,左大玢老师拍完这部戏,总共拿到的钱还不到2500块呢。

可就像左大玢老师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那可真是把艺术当成了自己的命根子,他们心里头单纯得很,一门心思就扑在演戏上,敬业得没话说。

大家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把戏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绝伦,根本不像现在有些大牌明星或者刚出道的新人,张嘴闭嘴就是钱,要是哪一集没给个几百万,立马就撂挑子不演了。

在《西游记》那个剧组里,所有的演员都一视同仁,不管你是演主角还是配角,大家都不存在谁耍大牌、使性子的情况。

每个人都觉得,只要能把戏演好,那就是对自己在剧组这段时间最大的安慰和回报。

或许就是这种纯粹的演戏态度,这种大家齐心协力只为把戏演好的精神,才让《西游记》这部剧大获成功,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坎儿里,成了永远都抹不去的经典。

在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左大玢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与大5岁的初恋肖高适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婚后生下一儿一女。

肖高适是著名编剧,曾任湖南省话剧团团长、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院长,左大玢和丈夫肖高适相遇在湖南话剧团,已经一起生活半辈子了。

虽然已经年事已高,但是退休后的肖高适依旧精气神十足,现在还在给新人们上课,十分认真,老先生精力好,眼不花耳不背,每天能做100个俯卧撑,声如洪钟,音色清纯。

肖高适全力支持左大玢的事业,成为了她最坚强的后盾,每当左大玢要排练新戏,肖高适总会抽出时间来到现场,为她加油鼓劲,给她提出宝贵的意见,帮助她不断进步。

排练间隙,他会为左大玢准备可口的餐食,补充她的体力;当左大玢排练到腿酸脚痛时,肖高适就会蹲下身子,为她揉捏双腿,缓解疲劳。

2003年,左大玢老师光荣退休了,退休之后,她没有选择清闲地安享晚年,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培育湘剧后备人才这件大事儿上。

她来到由湖南湘剧院和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联手开办的湘剧班,当起了教书育人的老师。

在湘剧班里,有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他们是左大玢老师的骄傲,左大玢老师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湘剧未来的希望,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这些年,艺术学院里经她亲手培养出来的戏剧专业毕业生,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被风吹到了全国各地,他们带着对湘剧的热爱和左大玢老师的期望,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左大玢老师时常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学生们的报喜消息,有的学生在比赛中拿了奖,有的学生登上了更大的舞台,还有的学生在传承湘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每当她手里捧着学生们的来信或者接听着学生们的来电时,脸上自然而然地就会泛起慈祥的笑容,那笑容,就如同观世音菩萨显身一般,充满了慈爱和温暖。

参考信源:

人民网——"观世音"与毛泽东的忘年交:艺术家左大玢传奇2008年07月21日

新华网——这七位演员用一个角色红极一生 关羽观音济公白娘子2017-06-29

0 阅读:8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