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摄影师潜心记录桐乡50年巨变
本报记者王杭晨通讯员朱晓红
业余摄影发烧友的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这发生在桐乡市梧桐街道桃源村汤闻飞身上。
昨日,这位91岁摄影师带着记者重访取景地,还高兴地透露:《桐乡摄像50年:汤闻飞纪实摄影作品集》首发式3月8日举行后,十天来有不少同行加了微信,为他作品点赞。
5万余张胶片记录真实农村
退休前,汤闻飞曾是桐乡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干部,摄影是业余爱好。
20世纪60年代,汤闻飞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7元,根本买不起相机。于是,他每个月拿出5角钱存起来,并通过向报社、广播站投稿赚取稿费来积攒资金。
自己暂时没有相机,他就问朋友、单位借来拍。就这样,汤闻飞靠着借来的相机钻研拍摄技术。
1973年,汤闻飞怀揣着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70元来到上海,寻觅到延安东路上一家卖旧相机的店,挑选了一台德国产折叠式相机。
“当时一个胶卷2元,只能拍12张照片,‘咔嚓’一下就是1角多。”半个多世纪以来,汤闻飞用镜头定格桐乡,存片5万余张,其中胶片9000余张,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为研究桐乡经济社会发展贮存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拍下撤县设市珍贵瞬间
1993年3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桐乡县设桐乡市。这对当地人而言是一件大事。
4月底,汤闻飞接到了拍摄任务,同时发给他的,还有5卷柯达胶卷和一张采访证。5月4日,隆重的桐乡撤县设市庆祝大会在桐乡市体育馆举行。怀揣着宝贝相机,汤闻飞记录下许多珍贵的画面。
“那天真是忙极了。”谈及拍摄大会,汤闻飞依然十分激动,“场外迎接、嘉宾入场,会议远景、全景、中景、特写等,楼上楼下来回跑……”
微信开设“专栏”
如今,汤闻飞还在自己的微信上开设“街头巷尾”专栏,每天一张,以精美图片反映普通百姓身上的时代变迁。
他感慨,照片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清晰见证桐乡这座城市发展变迁,希望通过定格瞬间的照片,为家乡留住更多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