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握手言和,乌克兰再无转机?特朗普打破泽连斯基最后的幻想!

文晓小书生 2025-02-14 11:01:07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近期,国际政治局势似乎上演了令人震惊的剧变。

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曾经敌对的超级大国,竟然在乌克兰问题上突然“握手言和”。

尤其是在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乌克兰的未来似乎已经再无转圜的余地,曾经希望加入北约、恢复领土的梦想,如今被特朗普一句话彻底摧毁。

美国和俄罗斯的“塑料兄弟情”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利益交换?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是否意味着乌克兰的最后一线希望已经破灭?

美俄的"塑料兄弟情"

这年头国际政治比宫斗剧还精彩,原本势同水火的美国和俄罗斯,突然在乌克兰大选问题上达成"战略默契"。

美国特使凯洛格喊话年底前必须选举,克里姆林宫立马跟进:"泽连斯基早就不合法了!"

两巨头罕见同框施压,逼得乌克兰政府直跳脚。

但仔细琢磨,这"默契"背后各有算盘。

对俄罗斯来说,泽连斯基政府就是眼中钉,只要乌克兰举行大选,不管结果如何,普京都能名正言顺地说:"看吧,这个政府不合法!"

更妙的是,民调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仅剩49%,而军方出身的扎卢日内支持率高达72%。

要是真选个亲俄派上台,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就能不战而胜。

美国这边则是"换马术"。

拜登政府力挺的泽连斯基越来越难掌控,不仅战场节节败退,还三天两头要钱要炮。

白宫盘算着换个听话的代理人,最好是像格鲁吉亚前总统那样的亲美派。

但华盛顿的政客们显然忘了,2014年他们扶植亲西方政权,结果引爆了克里米亚危机。

如今又想玩这招,怕是会重蹈覆辙。

所以最惨的还是乌克兰老百姓,原本定于2023年的选举一拖再拖,战时状态延长到2025年。

泽连斯基最近又签了法令:仗打不完就不选举!

可仗什么时候能打完?美国要稀土,俄罗斯要领土,政客们忙着博弈,老百姓的和平曙光却越来越渺茫。

泽连斯基的"夹心饼干"困境

现在最焦虑的恐怕是泽连斯基,这位曾经的喜剧演员,如今在美俄博弈的钢丝绳上摇摇欲坠。

原本指望美国撑腰夺回失地,没想到特朗普上台后画风突变。

2月12日特朗普和普京煲了90分钟"电话粥",转头就宣布要和俄罗斯在沙特会谈。

泽连斯基赶紧发视频表忠心,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乌克兰正在被踢出谈判桌。

更扎心的是军援缩水,美国国会批准的1740亿美元援乌资金,实际到账的军事援助不到700亿。

五角大楼的官员倒是理直气壮:"钱都花在美国造武器了,还创造了就业岗位呢!"

现在特朗普还要把剩下的援助和稀土矿挂钩,乌克兰简直成了"人矿两失"的冤大头。

泽连斯基最近明显放软身段,松口愿意参加四方会谈。

但现实很骨感,俄罗斯咬死要承认现有占领区,美国忙着和普京讨价还价,欧洲自顾不暇。

基辅现在就像拍卖会上的古董,美俄欧轮流举牌,但谁都不愿出真金白银。

难怪有分析人士毒舌评论,乌克兰现在就是地缘政治的提线木偶,线头在华盛顿和莫斯科手里拽着。

谁在背后捅刀子?

这场博弈最吊诡的是角色反转,曾经高呼"捍卫民主"的美国,现在和"宿敌"俄罗斯暗通款曲,向来强硬的普京,居然主动向特朗普递出橄榄枝。

2月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前夕,特朗普特使带着"和平方案"赴会,传出的风声是要承认俄罗斯占领区,这剧情简直比美剧《纸牌屋》还魔幻。

美国的算盘其实很清晰,中东乱局牵扯精力,亚太要围堵中国,欧洲这个烂摊子实在耗不起。

军火商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纳税人一直都在质疑:为什么每年砸几百亿给万里之外的乌克兰?

特朗普看准这个时机,准备用"和平缔造者"的人设推行自己的新政策。

至于乌克兰领土完整?在政治利益面前都是可以交易的筹码。

俄罗斯则是"以拖待变",每天花费3亿美元维持特别军事行动,看起来是烧钱,实则把乌克兰经济拖垮、把欧美耐心耗尽。

现在美国主动递台阶,普京自然乐得顺水推舟。

毕竟拿下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已是既成事实,再耗下去也难有更大收获。

最惨的还是欧洲,法德领导人最近急得跳脚,生怕美俄私相授受损害欧洲安全。

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公开喊话:"任何谈判都不能没有欧洲参与!"

但现实很残酷,当美俄握手言和时,欧洲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这场持续两年的冲突,正在改写冷战后的国际秩序。

乌克兰民众为"加入西方"的梦想付出20万人伤亡的代价,换来的是特朗普的"不现实"定论。

所谓民主自由,在现实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美国可以今天武装乌克兰,明天就和俄罗斯把酒言欢。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曾说"西方承诺都是废纸",如今看来竟是一语成谶。

雷神、洛马等军火巨头股价翻倍,美国页岩气抢占欧洲市场,俄罗斯能源转向东方,只有乌克兰的城市化作废墟,百姓流离失所。

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如果美俄真的达成协议,乌克兰会面临什么?

可能是事实上的领土分裂,可能是永久中立化,但绝不会是2014年之前的模样。

泽连斯基说"解除战时状态正是普京想要的",可继续打下去,乌克兰还能撑多久?

结语

这场21世纪最血腥的地缘博弈,给所有小国上了沉重一课。

在大国角力的棋盘上,棋子永远没有选择权,而所谓的国际道义,不过是强者手中的橡皮图章。

当特朗普和普京举杯庆祝"和平"时,不知道那些躺在战壕里的乌克兰士兵,是否会想起政客们曾经的豪言壮语?

0 阅读:9
文晓小书生

文晓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