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诸多诗人当中,贺知章无疑称得上是极为幸运的一位。
在同一时代的诸多诗人里面,仕途坎坷不顺者居多。然而贺知章却截然不同,他不但居于高位,并且终其一生几乎未曾遭受过贬斥之类的境遇,这般幸运的情况着实令人大为惊诧。
贺知章这一生,乍瞧上去极为幸运。可要是细细探究一番就会发现,他,比我们所预想的还要幸运呢。为啥这么说?因为他高中状元是在公元695年,而那个时候,正值武则天当政在位。
也就是说,神龙政变、唐隆政变以及唐玄宗和太平公主争权等一系列的政治风波,他都一一经历过了。
这类政治风波只要稍稍有所牵涉,就极有可能给自己招来麻烦,陷入那种相当棘手甚至可能引火烧身的状况当中。
然而,贺知章在前半生历经诸多事务,可却未曾遭遇任何波折,一生之中都未曾遭受贬谪之苦。到了晚年时期,他的生活更是惬意,每日写诗、畅饮美酒,过得逍遥又自在。之后他主动辞去官职,皇帝也极为给面子,还安排皇太子以下的人员全都去为他送行呢。
那么,贺知章究竟因何会这般幸运呢?
当我们仔细去探究贺知章的生平经历时便会察觉到,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存在着一段相当漫长的空档时期。
公元695年,贺知章成功考取状元。在中得状元之后,起初他获授国子四门博士这一头衔,而没过多久,便又被迁任为太常博士了。
自那之后,他便静止下来,不再有新的动作。而其下一次职位发生变动的时间,是在公元722年。
公元722年,张说对其予以推荐,使得他得以参与修书事宜。在此事之后,他的任职发生了变动,转而为太常少卿一职。
贺知章于695年踏入官场,然而一直到722年才获得提拔,这期间整整间隔了27年之久。27年的光阴啊,对许多人而言,半辈子的岁月已然消逝,可贺知章呢,其职位愣是没什么变动,既未曾得到升迁,也未曾遭遇贬谪。
公元722年,即开元十年的时候,贺知章才终于迎来了升迁的契机。在这个时候,武则天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政治动荡局面,已然差不多都消弭殆尽了。
贺知章沉寂的那27年,相关记载寥寥无几。我们无从知晓他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也不清楚他具体做了何事。不过,他巧妙地避开了唐朝最为危险、动荡的那段时期,仿若施展魔术般隐身而过,没在那段岁月里留下明晰的踪迹。
在那一段时期当中,唐朝可谓是发生了诸多事情。其中,武则天称帝一事引发了极大的波澜,朝堂之上围绕着两个关键问题展开了一连串的争论,一是武则天究竟能否登上皇帝之位,二是若武则天称帝,那又该由谁来出任太子之位。
武则天步入晚年之际,已然明确要将皇位传予自己的儿子。可因其晚年生性多疑,太子李显的生活依旧举步维艰。而后,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以及太平公主携手朝中大臣,发起了神龙政变,以此来迫使武则天让出皇位。
在政变成功之后,唐中宗李显对参与政变的人员论功行赏,将其中五个功臣皆封作了郡王。然而时隔不久,唐中宗却突然变了态度,那五位曾因政变立功而获封的功臣,结局各异,有的惨遭杀身之祸,有的则被无情地贬黜排挤。
唐中宗继承皇位之后,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开始独揽大权,如此行径使得太平公主一方极为不满。这两方势力,一方是唐中宗的弟弟与妹妹,另一方则是曾与唐中宗同甘共苦的妻女,直把唐中宗弄得狼狈不堪、焦头烂额。
唐中宗离世后,双方的矛盾全然激化开来。在这样的局势下,太平公主与之后成为唐玄宗的李隆基携手合作,发起了唐隆政变。此次政变中,他们成功将韦后所扶持的小皇帝废黜,并且把韦后那一党势力彻底清除掉了。
唐隆政变过后,相王李旦得以登上皇位。待这一切大功告成,太平公主与唐玄宗李隆基这对姑侄之间却因权力问题闹得反目成仇,随即便开启了一场漫长且激烈的权力争斗之路,彼此互不相让。
李旦处于妹妹太平公主与儿子李隆基之间,处境极为尴尬,实在是左右为难。最终,他索性选择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李隆基。然而,即便到了这般地步,太平公主凭借着往昔的功劳,以及和李旦的兄妹情谊,依旧持续不断地与李隆基展开权力的争夺。
最终,李隆基凭借着一次政变,成功赐死了太平公主,由此他才真正成为了手握大权的皇帝,彻底掌握了统治天下的至高权力,开启了属于他在皇位上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时代。
自贺知章入朝起,直至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为止,这一时期历经了数不清的政变,朝廷局势繁杂到了极点。其间,众多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其中,更有不少人因此丢掉了性命。
在那段时间当中,贺知章仿佛在朝廷里处于一种隐身的状态。既未被他人拉拢,也不曾遭受他人的仇视。他未曾借着各种机会去谋求往上攀爬,当然也就没有因任何事情而被牵连,以致遭受罪过。
一直等到开元十年的时候,整体局势已然稳定下来,唐玄宗稳稳地坐在皇位之上,并且着手开始奋发图强、用心治理国家了。就在这个时候,贺知章仿佛一下子又有了踪迹,其仕途也随之开启了升迁之路。
这实在是让人不禁产生怀疑,难道他是有意为之的吗?
不管贺知章内心有着怎样的想法,在朝廷最为危险的那二十多年时光里,他都能够安然无恙。如此一来,他后半生得以顺遂无灾,一路做到公卿之位,也就显得极为平常了。
在唐朝的诸多诗人里面,贺知章仿佛是极为幸运的一位。他既未曾遭受过贬谪之苦,又与皇帝有着不错的关系,所任官职颇高,最后还能够体体面面地退休。要知道,莫说是在诗人群体当中了,就算是放在所有大臣里面,这般境遇那可都是十分难得的福气。
然而,就其踏入仕途的那个时间节点来讲,他实在是谈不上幸运,甚至可以说极为倒霉。在那样一个最为凶险的时刻,他以颇为耀眼的身份跻身朝廷之中。更为棘手的是,朝廷内部的动荡不安,竟然延续了长达二十多年之久。
不得不说,在政治嗅觉这方面,贺知章堪称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大佬。只是呢,善战之人往往并无显赫之功,而且贺知章本人对功名的心思也不那么浓烈。故而在众人眼中,贺知章仅仅是个运气超好的诗人罢了。要知道,就他进入朝廷的那个时机,若换作其他诗人,恐怕九条命都不够折腾的呢。
开元十年之际,朝廷局势已然稳定。此时的贺知章渐渐有了明显的存在感。此前历经诸多艰难险阻,犹如闯过了大风大浪,而当下已然风平浪静,如此情形下,他自是更加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啦。
自那以后,贺知章在职场当中真可谓是一路顺遂,不断获得晋升。并且,他还极为受唐玄宗的赏识呢。相传,后来李白之所以能被唐玄宗所知晓,正是得益于贺知章的大力引荐。
贺知章的后半生可谓顺遂无比,官职一路高升,美酒尽情畅饮,诗歌肆意书写,这般好运,都不像是一位诗人该有的境遇了。也正因如此,几乎所有人都将贺知章那默默无言的前半生抛诸脑后了,全然忘记了他曾经历过的长达二十多年的险象环生的日子。
当杜甫回忆起长安城中那些曾经的风流人物时,贺知章便出现在了他所写的《酒中八仙歌》里。诗中是这样描绘贺知章的:他骑着马,那姿态就好似乘船一般摇摇晃晃,醉眼昏花之际,哪怕掉进井里,也能就在水底安然入眠呢。
贺知章曾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保持着沉默,而后在唐玄宗的眷顾下,度过了不到二十年的快活日子。直至公元744年的时候,贺知章毫无预兆地向唐玄宗诉起苦来,称自己病情极为严重,整个人精神都是恍惚的,还恳请唐玄宗恩准他告病还乡。
唐玄宗内心着实舍不得那文采斐然的狂客贺知章,可毕竟人家都八十多岁了,实在也没法强行挽留。于是,唐玄宗最终应允了贺知章辞官的请求,并且特意安排皇太子以及诸多官员一同前去为其送行,真可谓是给这位老臣极大的面子了。
贺知章在返回家乡之后,于当年便因病离世了,终年86岁。当他回到久别的家乡,目睹家乡诸多人事已发生了变化,不禁心生诸多感慨,于是便创作了《回乡偶书》这首诗,其内容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能与儿童“相见不相识”,这意味着他刚回到家乡时是能够出门走动的。而且“乡音无改”呢,也表明他说话依旧清晰明了。由此来看,贺知章在刚回到家那会儿,身体状况总体上还是可以的呢。
这么瞧来,贺知章这一生过得着实舒坦呐。他这辈子从未遭受过贬谪之苦,一直当着官,直至八十多岁,而且还是自己主动提出辞去官职,回归故里。等回到家中后,身体状况也挺好,并没有经受太多病痛的折磨。
说起来,要是以小人之心去猜测一番的话,贺知章选择辞官的那个时间点,还真挺耐人寻味的呢。
公元744年,朝廷里出现了两件看似不大起眼的事儿。其一便是唐玄宗做出的一个举动,他让自己儿子的媳妇杨玉环去出家当女道士。可没过多久呢,就又把杨玉环接进了宫中,对其极为宠幸。
还有这么一件事,唐玄宗对自己颇为亲近的宦官高力士说道:“我琢磨着把朝廷政务全都交给李林甫去打理,我也能趁机歇一歇,你看这样行不行呢?”对此,高力士明确表示反对,他讲道:“天子手中的权柄,哪能随随便便就交予他人?况且要是任由臣下权势扩张,那之后引发的后果可是极为严重,让人不敢想象啊。”
唐玄宗听闻此言后,心中甚是不悦。高力士见状,赶忙连连磕头赔礼道歉。自那以后,高力士便再也不敢在唐玄宗面前提及有关天下之事了,生怕又惹得唐玄宗不快,只能将那些话语都咽回肚子里。
倘若皇帝有心励精图治,大臣们的日子通常还算好过些。但要是皇帝忽然就想躺平不干了,那势必会跟着出现不少问题。好比会突然出现权力真空,这空缺该由哪方势力去填补呢?再比如往后会不会引发新旧势力之间的争斗等等情况。
在唐玄宗选择躺平之后,朝廷势必会步入一段新的艰难时期,那种“不好混”的状况已然不可避免地要来临了。往昔的安稳态势或许将不复存在,各方势力在这一局面下也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与困境,朝廷上下的日子恐怕都不会轻松好过了。
贺知章以告病为由回到了家中,至于他此举是否存有躲避那即将来临的风雨的意图呢?这实在是难以说得清楚,谁也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呢。
不得不说,贺知章着实是个政治嗅觉极为敏锐之人。也只有具备这样的特质,他才能够在那样敏感的时期进入朝廷,并且还能接连二十多年都保持着一种毫无存在感的状态呢。
在唐玄宗登上皇位后,朝廷方才重归稳定,此时他才又有了发展机会,得以平稳地晋升官职。而到了后来,唐玄宗逐渐变得懈怠起来,朝廷眼看着又要陷入动乱之际,贺知章却极为巧妙地称病辞官离去。自始至终,他的职业生涯可谓顺遂无波,还留下了“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这般有关诗酒的美谈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