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花瓣口海棠杯
五代吴越国,钱镠墓出土
吴越文化博物馆
秘色瓷海棠形盘
五代吴越国,钱镠墓出土
吴越文化博物馆
秘色瓷皮囊壶
五代吴越国,钱镠墓出土
吴越文化博物馆
而文献中还记载了浙江上林湖越窑所产,吴越钱氏王朝进贡的“秘色瓷”。直到今年10月杭州临安吴越文化博物馆正式开放,展出了一百多件顶级秘色瓷,才让大家对“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色泽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克伦在《瓷器中国》一书中,不仅梳理了秘色瓷的文献与实物互证的历史,同时通过样本分析,从烧制工艺上对秘色瓷与越窑做了比较,析了秘色瓷独特釉色和数量稀少的原因。
今节选文章如下,以飨读者:
南方青瓷的骄傲——秘色瓷
文/陈克伦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这批秘色瓷,器形规整,造型简洁,釉色青绿,晶莹润泽。7件碗,其中两件为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还有花口盘、碟共6件及八棱瓶1件。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能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确切秘色瓷。当时歌颂秘色瓷器著名的诗句有陆龟蒙的《秘色瓷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和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据现有文献,“秘色瓷器”一词最早为陆龟蒙所提出。陆为晚唐诗人,其生卒年虽不明确,但他与皮日休(约834—883)是好友,时有“皮陆”之称,可知其诗作年代应为9世纪中叶以后,因此把秘色瓷器的时代上限定在9世纪中叶是适宜的。法门寺塔地宫的发现,为秘色瓷的时代提供了可靠的考古依据。
唐 越窑秘色磁盘
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藏
唐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藏
文献记载五代十国中寓居东南一隅的吴越钱氏王朝经常向中原的统治者进贡大量的礼品,秘色瓷也是其烧造上贡的重要礼品。吴越在其立国的八十多年间,钱氏虽据有两浙之地,却只求兢业,始终称臣侍北,“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
据新旧《五代史》《吴越备史》《册府元龟》《宋史》《宋会要辑稿》《续通鉴长编》《十国春秋》及《吴越史事编年》等书的记载,吴越钱氏王朝为了保境安民、偏安一隅,不断向统治中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北宋朝廷进贡。据不完全统计,自吴越天宝二年(909)钱镠首次以纪君武为进奉使向后梁进贡起,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二次朝觐宋帝纳土归宋止,在70年中先后入贡逾70余次,贡品中金银珠宝、绵绮绞罗、犀角象牙、龙船花舫、珍稀动物、杂宝香药、兵器甲盔、稻米茶叶、海味细酒等无所不包,且数量巨大,甚至女乐、火箭军等均在贡献之列。
武肃王 钱镠画像
忠懿王 钱俶画像
其中明确记载贡品中包括瓷器的有11次,贡献的瓷器有“金棱秘色瓷器”“金银棱瓷器”“秘色瓷器”“瓷器”“银涂金扣越器”“越器”和“金扣越器”等等。其中明确记载进贡的是“秘色瓷器”的有6次,只言瓷器而不称秘色瓷器的为5次。秘色瓷言明数量的为两次,分别为“金棱秘色瓷器二百事”和“金棱秘色瓷器百五十事”;瓷器言明数量的三次,为“瓷器万一千事,内千事银棱”“银涂金扣越器二百事”“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百五十事”。
可见,凡“秘色瓷”者,其数量较少,而“瓷器”“越
器”数量较多。由此给人以启发,秘色瓷器应该是瓷器中的姣好者,虽然吴越之地瓷器产量不小,但是秘色瓷器的生产却并不多。经科学研究得知,越窑上林湖秘色瓷与同时代越窑青釉瓷在胎、釉原料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但在制作工艺上存在不同。
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
五代吴越国,钱镠墓出土
吴越文化博物馆
秘色瓷的胎质比越窑青釉瓷更为均匀细致,气孔与分层明显减少;秘色瓷的釉层厚薄均匀,釉面光泽滋润,少见剥釉开片;其成形也更加规整细致。说明秘色瓷的原料选择处理、加工成型都有明显的改进。
另外,秘色瓷的颜色比越窑青釉瓷更加纯正清亮,这与秘色瓷采用瓷质匣钵,并采用匣钵封釉等独特的装烧工艺密切相关。瓷质匣钵和匣钵封釉技术显然提高了匣钵的密封性,避免了青瓷在烧成后期被二次氧化的干扰,釉中铁元素的还原更加充分,从而使釉色纯正如湖水般清澈。
秘色瓷细颈盘口瓶
吴越文化博物馆
对上林湖釉色不同的标本所进行的科学分析表明,凡釉色纯正清亮者,釉中Fe2+/Fe3+比值较高,两者达到1:1左右;而釉色偏黄者釉中Fe2+/Fe3+比值则要低得多,其二价铁的含量约为釉中铁含量的5%左右。决定釉中二价铁与三价铁比值高低最直接因素是烧成过程中还原焰的强弱,还原气氛强,釉中相当部分的氧化铁被还原,其比值就高,釉色就呈现为较纯净的青色;反之,还原气氛弱,或者在开窑阶段被二次氧化,釉中相当部分的铁保持氧化状态,其比值就低,釉色就表现为青中泛黄的色调。
上林湖晚唐时期新出现的用瓷质匣钵的装烧工艺,由于瓷质匣钵胎体较普通匣钵致密,加上匣钵口沿再用釉浆密封,这样就保证了其产品在密闭的条件下烧成,在开窑冷却时就能较好地避免二次氧化对釉色的不良影响。因此,上林湖晚唐时期采用瓷质匣钵密封装烧工艺,使其产品釉色清纯、晶莹润泽。采用这种装烧工艺也会降低成品率,因为烧制完成后,从匣钵中取出产品需要打破匣钵,一些烧成品难免被一起打破。传世秘色瓷数量稀少以及在近年上林湖后司岙发现的秘色瓷窑址中出土大量釉色、纹饰、造型俱佳的残片说明了这一点。
秘色瓷风字形砚
五代吴越国,钱镠墓出土
吴越文化博物馆
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越窑青瓷胎、釉的化学组成,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即在越窑发展的过程中,其胎、釉的化学组成变化不大,这与越窑青瓷的原料产地相对固定有关系。晚唐时期上林湖窑址出土标本中不同釉色标本胎釉的化学组成是基本一致的,这样,就排除了由于配方不同而造成釉色不同的可能性。从外观上看,二者均属石灰釉,釉层均较薄,因此造成其釉色不同的只能是烧成工艺的区别了。在越窑鼎盛的晚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批制作规整精美、釉色青翠清亮的秘色瓷,其主要原因是制作规范,特别是改进了装烧和烧制技术,在合适的窑位可以得到合适的烧制温度,瓷质匣钵及釉封技术又改变了烧制气氛。
五代越窑刻 划宴乐人物图执壶
首都博物馆藏
五代越窑褐彩云纹熏炉
浙江省临安博物馆藏
晚唐以后,越窑青瓷在部分器物上出现了简单的刻划花纹,线条流畅自然,多见花草等。五代时期流行线刻、浮雕式刻花和褐彩彩绘,北京韩佚墓出土的越窑宴乐人物图执壶是线刻纹饰的代表,苏州虎丘塔发现的莲花纹托碗是浮雕式刻花的代表,唐天复元年(901)浙江临安钱氏水邱氏墓出土的褐彩青瓷则是越窑彩绘瓷的代表。
北宋越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盒
浙江省慈溪市博物馆藏
北宋越窑产品普遍有花纹装饰,流行的做法是以浮雕法刻出花纹的轮廓,再以线刻或者划纹表现花纹的细部。北宋中期以后,由于越窑原有的以造型、釉色美取胜特点的丧失,加上北方青瓷的崛起、南方龙泉窑青瓷及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越窑终于走完了它的历程。在越窑原来的窑场生产的所谓“低岭头类型”青瓷则与越窑的传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