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日子》完全就是数学学霸的舞台,比如郝楠老师。
这个人物真的充满了灵光,他教数学的,同步也会用逻辑思维去帮大家解决生活问题,沟通交流都善用逻辑。
比如最近处理班级内部矛盾,一个一个问题学生,都被顺利搞定。
任真是复读生,由于混蛋父亲,利用无效的人脉关系,毁掉了原本胜券在握的大学通知书。
任真呢,思想包袱很重,一开始对郝楠有敌意,因为误解,因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思考。
小孩子嘛,都容易片面看问题,更喜欢“先入为主”,心智不成熟的普遍体现,当然了,大人也容易这样。所以这部剧呢,适合大人小孩一起看,以剧为镜,审视自我。
郝楠很有耐心,他对付冲突型沟通,很有自己的诀窍。
他不会激化矛盾,而是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问题。任真有一次准备推着自行车回家,郝楠在前面站着,她让郝楠让一下,郝楠说“让一下你也不能从前面走呀”,任真也忍不住笑了。
这就是沟通的诀窍,利用周围客观真实的环境要素,这样就削弱了主观论断,对于叛逆心强的学生,她的接受程度更高。
包括后面一对一复习指导,有了前面沟通上的缓解,郝楠一针见血地先指出任真整个做题策略问题,这是站在全局高度看问题,明明你能把前面题目先做好,就是因为瞻前顾后,太看中后面的难题,反而拖累了前面的进度。
先看整体,再抓局部,你要先把整体节奏、整个大目标明确好,这样后续推动执行,就能分块执行。
包括郝楠和贾坤沟通,贾坤喜欢的小姐姐艾琳去上海了,贾坤的魂儿也没有了,没有了读书斗志。
郝楠依然是用鼓励式教育,先给他画了一个长线计划:你只要考到上海的大学,你就能做艾琳的最强后盾。
并且打破了贾坤之前的狭隘思维,以为做后盾就是通过打架来出头。郝楠给他点出了立身之本的重要性,只要你有了立身之本,以后就能撑起自己的家,自己的责任感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眼下就鼓励他好好准备高考,高考通过了,未来就有了夯实基础的可能性。
随后还给贾坤一张上海地图,标注了上海各个大学与艾琳现在所在地的位置,这又是标准的逻辑思维,有点有面,条理清晰,让你脑子里马上有一个明确概念,知道自己的发力点在哪里。
真佩服郝楠,他立体几何这块肯定教得很好,生活中就懂得用模块式思维来解决问题。
旁边的李主任看得一愣一愣的,也是相当可爱。(我竟然默默在嗑李主任和郝楠的CP线了,不晓得官配是不是他们哦?他们两个人斗嘴很有趣的)
还有草稿纸策略,他是在帮大家梳理思路,化繁为简。
草稿纸虽然是用来写草稿的,有条理地写草稿,也是答题的助燃剂。
草稿纸对折,分模块,按照条理顺序,把每个模块写清楚,这样复盘核查的时候就思路清晰,很适合查漏补缺。
否则,草稿纸乱糟糟的,你后面答题需要核对草稿,找不到地方,思路容易乱。
其实职场中,日常工作笔记也要这样做,不能乱糟糟,打腹稿就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重点,有推进。
时间久了,逻辑思维的优势就能扎根在思维深处。
这就是郝楠的优势,也是这部剧传递的一个思考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