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增进人民福祉创造条件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2024-04-02 09:39:48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社会热词。“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问题被广泛讨论。

多数讨论聚焦科技、产业发展等,但新质生产力发展将给民生福祉带来什么益处?怎样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相关问题值得关注。为此,《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

民生周刊: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阐释很多,在您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新质”应该如何理解?

张翼: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表述,经历过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讲“三新”,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也就是经由科技创新的推动,当前的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发生了本质变化。

新质生产力是与传统生产力相对应的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期间提出来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后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而概括提出的、具有高度凝练性和时代标识性的概念。

“新质”的含义,第一指向于“新”,以此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第二指向于“质”,意指的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创新。

第二阶段主要强调“三高”。今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其中,高科技是关键性因素,只有科学研究取得质的突破,才能通过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创造新赛道,引领新发展。

高科技在产业领域的使用,必然产生高效能的示范意义,形成高效能对低效能的替代潮流,由此推进生产效率的提升。由新质生产力所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是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阶段主要强调“三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江苏代表团第一时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大家,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将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换代。绿色化标志着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从原来的高污染、高治理成本模式转向绿色化的发展模式。高端化就是要抢占发展制高点,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布局未来产业,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世界前列。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革命性创新。传统生产力对应的是传统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对应的是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带来生产关系的重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举国体制优势,能够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而创造和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并使之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民生周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任重道远,您觉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什么,有哪些重要任务?

张翼: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点要落在对“三新”“三高”“三化”的融合理解上。推进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在短期,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急需问题、配套问题、建链问题,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新型科研生产关系的建构,激励科学家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应用研究上,尽快形成科研竞争力,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体系化,使得我们在高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维护国家安全,夯实发展基础。

在中期,要利用现有研究团队,整合国家主要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研发机构、民营企业研发机构的力量,打通产、学、研、用之间的壁垒,以人才的生产与再生产支撑新质生产力的生产与再生产。在新质生产力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形成庞大的人才支撑体系,我们才能立足当下,布局未来产业,挖掘市场潜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质产品和新质服务。

在长期战略设计上,要更加关注教育改革问题,以教育新型生产关系培养未来的新人。我们必须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人”的“未来劳动力”形象设计教育体系。要将现有课程知识体系改革为以新质生产力为标准的知识体系,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教育,都以新质生产力为标准编写教材体系。要简化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知识点,该淘汰的大胆淘汰;强化智能社会的知识点,该补充的尽快补充。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培育,在本质上体现为教育与人才问题。那种以知识点教学和死记硬背模式培养的劳动力,已不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民生周刊: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促进民生福祉会起到什么作用?

张翼: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必然是新产品与新服务的涌现。这些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过程,同时也是消费升级过程。

新质生产力的每一次突破,都会为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提供支撑。所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会创造需求,也会升级消费,更能够引导预期,从而持续不断改善民生。

比如,某种商品与服务的第一代产品的推出,会在市场产生迭代效应预期。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会渴望第二代产品对第一代产品的升级与换代。新质生产力在智能时代所形成的“人工智能+人”的社会结构特征,本身就会重塑未来产业的期盼性心理结构。

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也会在一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上形成重大突破,使其增加新功能,形成更方便、更节能、更安全的消费环境。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肯定会大大提升劳动生产率。这使我们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以科技的发展补足劳动力人口的减少。算法革命将使市场更精准地瞄准人民群众所需要产品和服务的结构与数量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周刊:新质生产力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之间有什么关联?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社会治理会产生什么影响?

张翼:我多年研究社会治理,得到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社会治理必须与民生问题相结合。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社会治理成本才能趋于降低,矛盾也易于化解。以新质生产力所推动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社会现代文明的铸造。

新质生产力发展所推进的算力进步、能源革命、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时长缩短、劳动强度减轻,既会创造高质量的工作岗位,也会增加劳动过程的智能感和快乐感。在自治德治法治基础上,与时俱进推进的数治和智治等,就是将新质生产力应用于人民的需求与社会安全的维护。要让社会运转得好,实现良法善治,需要借助算力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精准对接需求,保障与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的本意,首先就是搞好社会建设,即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畅通新质生产力支撑的社会流动渠道,激发社会活力、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同时,也要警惕对人工智能的滥用。当前存在的动不动就需要“刷脸”、平台随意收集个人信息等,都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非赋权不得随意收集居民信息,这应该是未来社会一个基本运行规则。所以,数字安全是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让新质生产力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受制于科技创新。人应该合法使用人工智能,但不能让人工智能反过来主宰人。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以新的生产关系建构这个时代的道德、伦理、价值与法治。新质生产力发展到哪里,新型生产关系就应该建构到哪里。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罗燕)

0 阅读:7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该账号由《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