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的文章

【#两会议事厅|创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助浴”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洗澡,这件普通人生活中的小事,却关乎着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希望。
在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而大约7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人陷入失能失智的困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失能照护问题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启动试点以来备受关注。
近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两会议事厅”访谈节目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江苏省镇江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缪宏,就“创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助浴’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这一主题,探讨如何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解决失能老人的洗澡难题,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两会议事厅”节目邀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常德“油菜大王”沈昌健,乡村振兴局原开发指导司副司长、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晓山,河南省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胡业勇,就“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探讨政策措施、创新实践,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衡水中学迎来哪些新变化?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衡水市副市长崔海霞在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两会议事厅”访谈节目中表示,衡水中学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近三年斩获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大赛奖项1900余项,学生们“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腿上有劲”,衡水教育正在向高质量的目标加速迈进。
衡水市将以《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盼。

【#两会议事厅|“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AED大面积推广普及两年来取得了什么成果?“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是如何走进大家心中的?我们又该如何突破“不敢救”“不会救”的心理?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孙达在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两会议事厅”访谈节目中表示,我国AED覆盖率提升明显,部分地区甚至将AED配置到了村卫生室。
急救理念融入个人生活,本质上是民众对高质量健康生活的一种需求。要突破“不敢救”“不会救”的心理障碍,需要对民众普及相关法律,并通过正面的案例来缓解民众的焦虑;需要持续加强民众的急救技能,让某些急救动作成为一种固定的记忆,遇到紧急状况能第一时间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