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3月28日踏上格陵兰岛的那一刻,丹麦与这个北极自治领地维持了三百年的主权关系陷入空前危机。在皮图菲克美军基地的午餐会上,万斯公然宣称“格陵兰在美国保护下更安全”,并指责丹麦政府放任中俄“渗透”。这番言论不仅激怒了哥本哈根,更撕下了美国北极战略的伪善面纱。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恐怕未曾料到,自己两个月前“美国总比中俄好”的谄媚表态,竟成为华盛顿索要格陵兰岛的话柄。今年1月,她还在公开场合盛赞美丹“钢铁同盟”,声称“若美国对格陵兰感兴趣,至少比中俄强”。
然而当特朗普于2024年12月重启购岛计划,万斯更以军事视察施压时,丹麦才惊觉“盟友”的獠牙已抵近咽喉。冷战期间,该国为迎合美国,不仅允许美军常驻格陵兰,更协助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欧洲领导人。
即便2023年俄罗斯警告“美国北极政策危害地区稳定”,丹麦仍充耳不闻。如今特朗普政府以“应对中俄威胁”为名强索格陵兰,正是利用了丹麦对美无条件顺从的历史惯性。
随行团队中包括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家与稀土企业高管,暴露出华盛顿的真实意图,该岛蕴藏着全球10%的稀土储量与亿吨级稀土矿藏,且冰川消融正开辟新的北极航道。特朗普早在2019年便直言:“格陵兰是战略资产,必须属于美国。”
面对美方霸凌,丹麦的北约成员国身份形同虚设。当弗雷泽里克森要求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磋商时,美国务院冷嘲:“条约不适用于殖民地争端。”
更讽刺的是,格陵兰岛民调显示,67%的居民认为“脱离丹麦有利可图”,美国正通过社交媒体煽动分离主义情绪。
正如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延森所言:“当强权需要牺牲盟友时,所谓共同价值观不过是遮羞布。”如今格陵兰冰川加速消融,而美丹关系比北极冰盖崩塌得更快,这给所有依附强权的国家上了血泪一课:霸权之下,从无真正的伙伴,只有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