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正确的——正当防卫”。

语柳琴情 2025-04-25 15:40:4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及相关部门最新规定,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更加明确,以下针对四种常见场景进行分解说明,结合典型案例和法律依据,帮助公众理解如何合法保护自身权益:

---

**一、有人擅闯你家,大胆反击!**

**场景**:深夜陌生人强行踹门闯入你家,威胁人身安全。

**法律依据**:非法侵入住宅属于不法侵害,可实施防卫。

**典型案例**:河北汪天佑案中,邻居女婿带人踹门闯入其家中,汪天佑用摩托车减震器反击致人轻伤,法院认定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无需担责。

**关键点**:

- **侵害正在发生**:闯入行为需正在进行中(如破门瞬间)。

- **防卫手段合理**:随手拿工具反击合法,但不可过度(如对方已逃跑则停止)。

---

**二、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果断反抗!**

**场景**:传销组织将你关押,限制自由并要求加入。

**法律依据**:非法拘禁、限制自由属不法侵害,可防卫。

**典型案例**:盛春平被传销团伙诱骗后遭多人围堵限制自由,持刀反击致1人死亡。检察院认定其行为属正当防卫,不予起诉。

**关键点**:

- **紧迫性**:侵害需现实存在(如多人逼近、威胁升级)。

- **防卫限度**:使用刀具反击暴力拘禁合法,但若对方仅言语威胁未动手,则需谨慎。

---

**三、拉扯方向盘或攻击司机,立即制止!**

**场景**:乘客抢夺方向盘或殴打司机,危及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妨害安全驾驶属严重不法侵害,可正当防卫。

**典型案例**:最高检指导意见明确,对正在实施的拉拽方向盘、殴打司机等行为,司机或乘客均可反击,保护全车人安全。

**关键点**:

- **即时性**:侵害需在发生过程中(如抢夺方向盘时)。

- **手段对等**:若对方徒手攻击,可用肢体控制;若持械,可升级防卫手段。

---

**四、孩子被霸凌,警告无效后反击!**

**场景**:孩子遭长期霸凌,学校调解无效,对方继续施暴。

**法律依据**:保护他人免受侵害属正当防卫,包括未成年人权益。

**典型案例**:若霸凌者持械攻击孩子,家长或旁观者可使用必要武力制止(如推开施暴者或夺下凶器),但需避免事后报复。

**关键点**:

- **必要性**:需先尝试劝阻、报警,无效后再反击。

- **限度把控**:反击以制止侵害为限(如对方逃跑则停止)。

---

**正当防卫后必做两件事**

1. **立即脱离危险**:反击后迅速离开现场,避免侵害升级或反被指控“互殴”。

2. **第一时间报警**:留存监控、伤痕等证据,向警方说明防卫经过,确保法律保护。

---

**总结:正当防卫的核心原则**

- **时间紧迫**:侵害必须正在进行,不可事后报复。

- **手段合理**:防卫强度与侵害相当(如对方持刀可夺刀反击,但对方徒手则不可用刀)。

- **特殊防卫权**:对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反击致死也不担责。

**法律警示**:正当防卫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以正制不正”。滥用武力可能构成防卫过当甚至故意伤害,需严格遵循法律边界。

(注:以上案例及法律依据综合自最高法、最高检指导意见及典型案例)

0 阅读:2
语柳琴情

语柳琴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