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建成至今已18年,为啥不换国产车头,还在用美国车头?

偏倚说 2024-08-26 23:01:44

青藏铁路,这条跨越了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铁路线,自2006年通车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了。

这条铁路一经通车,就被视为中国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连接了西宁和拉萨,把曾经遥不可及的西藏与内地紧密相连。

然而,说起青藏铁路,不少人心里总有个疑问: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为什么青藏铁路的车头还是用美国的?难道我们自己的车头真的不行吗?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要说这事儿,咱得从头捋一捋。

技术上的可靠与适应

第一,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比平原低了不少。具体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压就会下降约10%。到了4000米以上的高度,气压只有标准大气压的60%左右,氧气含量更是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

柴油机靠燃烧柴油来提供动力,但燃烧需要氧气。氧气不足,燃烧效率就会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也就是说,在青藏高原上,同样的柴油机能输出的功率比平原上少得多。

为了弥补这个问题,车头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如何在低氧环境下保持足够的动力输出。美国GE车头采用了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和涡轮增压技术,有效提高了柴油机在低氧环境下的燃烧效率。

高压共轨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间,确保燃料在汽缸内的充分燃烧,而涡轮增压技术则通过利用排气的能量来压缩进气,提高了进气压力,从而增加了进入汽缸的空气量。

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使得GE车头在高原环境下依然能够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保证了列车的牵引力和运行速度。

第二,青藏铁路沿线的气温极端变化大,尤其是在冬季,最低气温常常降至零下40摄氏度以下。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冷却系统不能有效散热,发动机就可能因过热而导致故障。而在青藏高原,由于低气压和低温的影响,传统的冷却系统可能无法满足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GE车头的冷却系统经过了专门设计。

车头采用了高效的散热器和冷却液,这些散热器材料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导热性能,而冷却液则具有更低的冰点,确保在极寒条件下不会结冰。

车头还配备了功率更大的冷却风扇,能够在低压环境下保持足够的风量,确保散热效果。

闭式冷却系统避免了冷却液直接暴露在外界低温环境中,从而降低了结冰的风险。这种闭式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来带走发动机的热量,并将其散发到外部环境中。

高原铁路的环境不仅寒冷,还充满了各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如强紫外线、风沙和剧烈的温差变化。

这些因素都会对车头的材料和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紫外线辐射,它会加速车头外部材料的老化,而风沙则会磨损车头的外部结构和运动部件,增加设备的故障率。

为此,GE车头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做了特别优化。车头的外部涂层采用了抗紫外线的特殊涂料,这种涂料不仅能够抵御紫外线的侵蚀,还能够在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环境中保持颜色的稳定性和材料的耐久性。

而外部结构材料经过了特殊处理,具备良好的抗磨损性能,能够在风沙环境中长期保持完整性。

经济和时间成本的考量

青藏铁路的建设初期,国家的目标非常明确:尽快通车,打通这条连接西藏与内地的战略要道。这条铁路不仅承载着经济发展的重任,还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金钱。

由于当时国内的高原铁路机车技术尚未成熟,若从头开始研发和生产一款完全符合青藏铁路需求的国产车头,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将是巨大的。即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为此,选择采购已经成熟且经过全球验证的美国GE车头成为了一种务实的决定。GE车头不仅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已经在世界各地的复杂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选择GE车头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铁路初期运营中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青藏铁路的运营环境极端恶劣,一旦机车在运行中出现重大故障,可能导致铁路运输中断,进而影响到沿线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稳定。这种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远超单纯的机车采购成本。

同时,GE车头在高原铁路上的稳定表现也意味着其寿命更长、维护频率更低,这在长期运行中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对于青藏铁路这样一条战略性交通线来说,可靠性和经济性是最为关键的考虑因素。

采购GE车头,尽管初期成本较高,但从全寿命周期来看,能够为铁路的长期运营提供更为经济的保障。

国产车头的期待与展望

在青藏铁路通车的这18年间,中国国产机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中国中车集团作为国内铁路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在高原铁路机车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发了一系列适应高原环境的国产机车。

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逐步掌握了在低气压、低氧、高寒等极端环境下的关键技术,能够在青藏铁路的复杂环境中可靠运行。

例如,中车集团生产的HXD系列电力机车已经在国内的其他高原铁路上成功运营,表现出了出色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此外,国产车头在节能环保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国产车头在减少排放、提高燃油效率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了混合动力技术或电力驱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结尾

尽管目前青藏铁路上仍在使用美国的GE车头,但我们对国产车头的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随着国内机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车头已经具备了在青藏高原这样的极端环境下运行的能力。未来,国产车头必将在青藏铁路上逐步取代进口车头,成为中国铁路装备制造的新名片。

4 阅读:9178
评论列表
  • 2024-08-29 20:25

    技不如人!这就是我国新闻的特点,打死都不承认。每天都在吹又吹!

  • 2024-08-28 14:56

    说明白点就是国产的技术和质量还是不行,说别的撤。

    木道人 回复: 声海
    嗯,你是真厉害👍🏻[点赞][点赞]
    声海 回复:
    没错
  • 2024-08-31 18:26

    准备换新能源车头,插电混动的

    木道人 回复:
    还得是某遥遥领先为
  • 2024-09-04 10:45

    自嗨的功夫很深!

  • 骞… 10
    2024-09-03 17:23

    就这地方这点车头用量,没国家要求没哪家愿意来研发

  • 2024-09-01 12:28

    故意不提运用中的HXN3。

    木道人 回复:
    貌似你很专业,你怎么不提EMD?
  • 2024-08-27 02:27

    之前买的车头还没到报废期,为何要换?

    用户12xxx87 回复:
    还是继续搬砖好。
  • 2024-08-31 16:14

    高压共轨涡轮增压都是哪个年代的技术,还拿出来说,柴油机的技术是要时间和经验沉淀,现在柴油机都实现了微电子挖制,精确实现燃油效率燃烧最大化,实现低排放和低油耗,但动力输出就不一定

    菇涼,請让開 回复:
    电喷的没劲
    木道人 回复:
    牵引机车动力是关键
  • 2024-09-01 15:26

    全是国产的了 白色的是原来进口的 我们国家又狠狠的摆了美国一道,他以为会获得批量进口,其实我们是拿着来仿造山寨了他的

  • 2024-09-04 23:22

    跟齐车打过交道,我只能呵呵呵。另外,二十年了,该有人拍板在高铁上用国产车轮了!!!进口的不贵吗?

  • 2024-09-06 11:59

    罗里吧嗦一大堆话,直接说技不如人,甘拜下风就可以了

  • 2024-09-07 09:43

    两个国产车头 一定比一个美国车头有劲

  • 2024-08-28 10:29

    国产技术进步,能适应青藏铁路环境。

  • 2024-08-29 17:32

    太寂寞了

  • 2024-09-07 15:43

    正视技术差距!!!别天天喊遥遥领先!

  • 2024-09-08 20:37

    小编你造出来吧?中国人没你聪明。别人的屁股你为什么拿来当你脸????

  • 2024-09-09 19:53

    不行就不行,你扯那么多难道就行了。

  • 2024-09-01 11:18

    实力不行!!!

  • 2024-09-01 11:45

    准备改电气化了,用二拖一推三个车头方案运行5000吨重载列车

  • 2024-09-11 17:10

    需求少,研发成本高,不如买划算。

  • 2024-08-28 01:41

    什么都是美国好

    木道人 回复:
    美国的不好,你把国产换上去的试试看?人活着不要总意淫
    B845C 回复:
    承认差距不丢人…
  • 2024-09-06 12:21

    还有EMD的车头

偏倚说

简介:不偏不倚 只谈剧情 讲好每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