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近日,仝卓工作室公开讨债引发关注。随后仝卓回应称,工作室皮下涵总(郭涵)邀请其全家泰国游,并称工作室已拖欠6年直播收入。截至4月8日下午,仝卓称自己已委托律师全权处理合同纠纷等事宜。
4月7日晚,仝卓工作室更新微博,称:“由于仝卓本人没有回复微信也没有转账,只好在这里提醒一下仝卓本人记得尽快转账。”其公布的费用明细显示,这些费用包括仝卓家人的机票、酒店等,“以上共计26731.9元,为仝卓本人以外的仝卓家人的非工作支出,由我本人和许哥垫付。请尽快支付给我账号已经发给仝卓本人微信。”
双方一来一往引发网友热议:“你们俩能不能体面一点,要打官司就去打官司,别来网上断案。”
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果不是炒作,个人认为,‘仝卓工作室’在微博公开讨债的做法不可取。毕竟,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即便工作室和仝卓本人对相关账目有关性质的认识存在差异:工作室方面认为是预支形成的欠款;而仝卓方面则认为是赠与或好意施惠,也就是双方不存在因预支形成的欠款,那么双方可以坐下来协商并根据证据进行明确,或者通过司法途径,比如提起诉讼来定分止争。目前,工作室采取的微博公开讨债的做法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同时也给人以试图道德绑架之感,反倒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
林律师认为,应该“把道德的还给道德,把法律的还给法律。个人认为,与其如今在微博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吵得一地鸡毛,还不如双方名正言顺地对簿公堂来让真相尽可能地水落石出,当然,如此这般是为了炒作而炒作则不在此范围,双方可以继续撕扯,以最大限度地消费粉丝注意力。”
图据微博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