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7年1月,老山167高地,11名敢死队员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25小时后,发动

1987年1月,老山167高地,11名敢死队员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25小时后,发动突袭成功占领阵地。谁料,敌人很快发动了反扑,敢死队1死3伤,决定血战到底。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坚守10小时,打退敌人5次进攻! 在冷战的阴影下,世界局势紧张,各国间的边境纷争不断。1987年的初冬,是一段被历史记忆的时刻。老山167高地,一个不起眼的地名,在那个寒冷的季节里成为了一片热土。 这个高地位于两个敌对国家的边界上,它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争夺的焦点。驻扎在“李海欣高地”上的某部,是这片战场上的守护者。在他们中,有一个特别的小组,由11名勇敢的士兵组成,他们被称为敢死队。 1987年1月的一个深夜,这个由排长马玉革带领的敢死队,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秘密潜伏到敌人的重要据点—167高地,并在总攻发起时突袭敌人的指挥所。为了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他们提前开辟了一条只有他们知道的潜伏路线,这条路既险峻又隐蔽,通过一片无人敢越的险地,直面敌人的火力侦察和密集的炮火覆盖。 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马玉革和他的队员们终于到达了潜伏点,离敌人仅有8米的距离。他们在寒风中默默等待,直到炮火轰鸣,是时候行动了。“打!”这是马玉革发出的攻击命令。队员们如同出鞘的利剑,猛然刺入敌人的心脏。在仅仅5分钟内,他们成功封锁了敌人的四个洞口,但接下来的反击却是残酷的。 一枚炮弹在马玉革附近爆炸,他的大腿被鲜血染红。他拒绝了队友的救治,抓起泥土压在伤口上,继续带领大家冲锋。在敌人的指挥所附近,他们遭遇了坚固的防御。但马玉革和都延成勇敢地用炸药包炸开了敌人的指挥所,这一举动彻底摧毁了敌人的抵抗心志。 随着夜色的深沉,老山167高地上的硝烟更加浓重。马玉革和他的敢死队员们,虽然成功占领了敌人的四号区,但紧张的气氛丝毫未有缓解。他们知道,敌人绝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战略要地,强烈的反扑即将到来。这个时刻,每个人都清楚,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更加残酷的考验。 敌人的炮火开始变得更加密集,炮弹如雨点般落在高地上,爆炸声此起彼伏,土石飞溅。马玉革命令大家迅速就地掩护,同时调整阵地,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他们依靠着高地上残存的防御工事,以及被炸毁的洞口,构筑起临时的防线。每个人都在忙碌中调整呼吸,稳定心神,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随着天色渐明,敌人开始了第一波反扑。马玉革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数十名敌兵分散开来,利用地形遮掩,正向他们的位置慢慢逼近。马玉革立即分配了火力点,各位队员按照事先准备的战术布置,严密监视敌人的动向。 就在敌人进入射击范围时,马玉革冷静地发出指令:“开火!”瞬间,高地上爆发出密集的枪声,手榴弹和自动武器的火力覆盖了敌人的前进路线。敌人被突如其来的猛烈火力打得措手不及,前进的步伐被迫停滞,甚至有些人开始慌乱撤退。但敌人的数量众多,他们很快调整了战术,开始试图从两侧绕行,分散马玉革他们的火力。 马玉革察觉到敌人的意图,迅速调整了战斗计划,指派部分队员专门负责侧翼的防御,同时要求剩余的队员保持对正面的压制。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名队员发现,敌人正试图利用一片被炮火破坏的草丛接近阵地。马玉革立刻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反击,他亲自带领几名队员悄然接近那片草丛,然后突然发起攻击,成功打乱了敌人的进攻节奏。 经过数轮激战,敌人的攻势开始减弱。但马玉革清楚,这只是暂时的。果不其然,不久后,敌人调来了更多的兵力,并开始使用迫击炮和重机枪进行支援射击,力图以压倒性的火力和兵力将他们压垮。每一次爆炸,都让高地颤抖,马玉革和队员们几乎要在爆炸声中失聪,但他们依旧坚守着,没有一个人表现出畏缩的态度。 正午时分,敌人的攻势达到了高潮。他们似乎决心要一举突破防线,大量敌兵在重火力掩护下,向着马玉革他们的位置发起了疯狂的冲锋。这一刻,马玉革命令所有人集中火力,进行最后的抵抗。就在这关键时刻,后方的友军炮兵开始对敌人发起了猛烈的炮击,为他们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日落时分,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战斗,敌人的进攻终于开始减弱。马玉革和他的队员们利用这个机会,迅速修整防线,处理伤员。当夜幕再次降临时,他们已经成功击退了敌人的所有反扑,保住了四号区。 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勇气和团队精神的极致展现。马玉革和他的队员们以他们的韧性和智慧,书写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篇章。他们的故事,成为了老山167高地上的传奇,永远镌刻在那些为和平而战的士兵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