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大中华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前景广阔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15 22:25:08

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形态,可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引导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对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强,市场和行业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近期,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和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到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大中华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其就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给出了解读。

我国绿色金融标准日益完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立了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顶层架构。《意见》提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李菁认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绿色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中央和地方两级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环境信息披露法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同时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陈出新,采用新的方法和措施推动绿色金融发挥更多作用。”

在政策方针的引导下,金融机构也开始了对绿色金融的探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投资和信贷两大方面。

李菁指出,“我国早期关于绿色金融的政策主要针对的是绿色信贷。2012年,原银监会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布了《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两个文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基础统计能力,定期报送涉及环境等风险企业的信贷情况,并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制定了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指标。”

李菁认为,随着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健全,之后相继出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保险分类标准、碳金融产品等标准,但是这些标准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这就对银行间市场不同机构之间、不同绿色金融产品之间的有效衔接造成了影响,增加了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产品的管理难度和成本。

尽管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态势良好,但我国绿色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方面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例如,绿色金融标准尚需完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绿色金融认定标准还存在部门之间不一致、具体执行规定不清晰等问题,与国际接轨方面还有所欠缺。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和规则需要进一步明晰,需要进一步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研究推出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提高绿色金融市场的效率。”李菁介绍道。

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将资源向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倾斜

李菁认为,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将资源向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倾斜,可以引导更多的市场主体主动寻求绿色转型,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李菁认为,做好“五篇大文章”,对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释放了明确的政治信号,有助于推动更多资源投向绿色领域,助力实体经济低碳转型。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指导意见》为未来绿色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路线。

“《指导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到2035年,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更加成熟,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李菁表示,在政策支持、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意识增强的情况下,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前景广阔。

0 阅读:7

每日经济新闻

简介: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