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全球安全形势动荡,地缘冲突日益激烈,阵营对抗、新冷战的先后矛头,不断冲击着原本极度依赖外部供应能源的国家。这里面,自然有一个每逢大事就不安分的日本。而在日前,为了打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全球统治地位,日本将挑战中国的希望,押注在了一条全新的能源赛道。
按照英媒《金融时报》的消息,日本政府为有效减少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也是为了挑战中国在相关市场的国际地位,预计投资约2300亿日元,折合超100亿人民币,研发下一代太阳能电池,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我翻了一下,日本人搞的这个电池,也可以叫它是“新概念”电池,算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大致就是利用钙钛矿制作的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来制作太阳能电池。
按照日本政府的说法,未来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会针对日本多山地、少空地的国情需求,具备超薄特性和高柔韧性,比当前市面上的传统太阳能电池薄20倍,效能转化和硅电池相当,达到26.1%。此外,日本政府还提出了一个相当有野心的目标,到2040年,在大面积铺开这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情况下,预计达到约20座核电站的发电量,实现5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我们先来说一个关键信息,单纯就发电量来说,日本当前正在运营的核电站一共14座,占总发电量总额二到三成。但日本至少公开的工业制造量并不是上升趋势,而是下降趋势,是一个衰退状态。也就是说,抛开商业价值、投入产能等等,理论上日本未来十多年里,用电需求是一个持续萎靡状态。尤其是,按照日本相关人士预估,钙钛矿电池的生产成本如果没法做到和中国这种特定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光伏方面本身产业链又不如中国,成本恐怕是现有的三倍以上。也就是说,即便产品投放市场,国内市场铺不开,国外市场恐怕很难短期内就实现竞争优势。
更重要一点,中国也有相关团队在研发这个第三代太阳能电池,转化率比日本这个还高出了2个百分点,我们起步也早。日本国内一旦吃不开,国外市场又有中国这个原本就占据统治地位的存在,想要开拓海外就更加困难。这些不需要什么分析,你看数字对比就能看出来。
所以我很怀疑,日本是在赌一个可能性,就是未来全球彻底走向阵营对抗,而欧美市场对中国产品竖起完整的贸易壁垒。因此,日本将自己的工业产业未来,赌在了欧美能坚挺下去。只能说,日本习惯性赌国运的方式,恐怕注定了自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