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控减直播稻,加快提升水稻稳产增产能力

选酒司南 2023-05-10 09:43:58

近年来,我省直播稻面积反弹趋势明显,对全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构成较大威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对控减直播稻提出明确要求,在相关会议上作出部署安排。4月6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强直播稻控减发展机插稻社会化服务 全力提升稻作现代化水平的通知》,对直播稻控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4月25日,在全省水稻育秧现场观摩培训会上,再次作了专题部署。

一、充分认识直播稻生产存在“五大风险”

尽管直播稻应用有其客观原因,比如生产省工省力、缓解季节紧张矛盾、应对种稻效益下降等,但根据多年实践和专家研究,直播稻生产存在“五大风险”,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播后全苗齐苗风险,我省直播稻一般6月中旬左右播种,如果遇到2022年高温干旱、2021年梅雨季强降雨等不利天气条件,难以齐苗全苗。二是草害控制风险,直播稻田草害重、草相杂,化除用药量大、效果差,易形成草害,加之杂草稻混杂,严重影响秧苗正常生长。三是灌浆期低温风险,直播稻播期一般较机插稻推迟15-20天,齐穗期迟 10 天左右,处于安全齐穗期边缘,9、10月份我省遭遇“寒露风”等低温危害概率较大,严重影响灌浆结实,产量低品质差。四是后期倒伏风险,直播稻群体大、个体弱、根系浅,后期易发生倒伏。2021年全省区域性水稻倒伏,多是直播稻。五是病虫防控风险,直播稻群体控制难,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性差,易造成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重发,加剧“两迁”害虫危害程度。

二、始终牢记直播稻面积扩大带来的“四大隐患”

水稻是我省最主要口粮作物,面积和产量占全年粮食的40%和50%以上,持续提升水稻生产能力,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如不尽早控制直播稻面积反弹势头,必将对粮食生产构成“四大隐患”。第一个隐患:就是水稻高产稳产隐患,由于直播稻存在“五大风险”,正常年景可实现基本不减产,但遇灾害性天气或重大病虫草害暴发,势必影响水稻产量,对持续稳产增产构成威胁。第二个隐患:就是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隐患,直播稻一般选择短生育期、品质略差品种,播期迟、出苗不齐、灌浆不一致,导致品质不稳定,灌浆期遇低温导致籽粒小而垩白大等,影响稻米品质,稻米质量低、品牌竞争力弱。第三个隐患:就是稻作生产现代化进程隐患,我省现代稻作技术体系较为完善,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但粗放型直播稻的应用,高产优质品种、高效栽培技术、专业化社会服务难以普及,导致水稻生产效率低,现代化进程减缓。第四个隐患: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隐患,我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直播稻生育期偏迟、收获期偏晚、产量水平低,严重影响下茬小麦(包括油菜)适期播种、缩短小麦(油菜)生育期,进而影响小麦(油菜)产量提高,从而形成稻麦(油)生产季节紧张的恶性循环,稻麦(油)周年高产难度加大,扩种油菜难度加大。

三、落细落实直播稻控减工作“三大措施”

直播稻控减工作涉及多部门、多主体、多环节,有效控减直播稻,必须从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政治高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第一个措施:就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直播稻控减专项工作组,建议由县级政府领导牵头,统筹各方力量,形成控减工作合力。要建立直播稻控减工作台账,制定控减工作方案,明确控减计划、措施、责任。还要加强控减工作过程督查推进,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控减计划落实到位。第二个措施:就是加强政策引导,要利用好稻谷补贴政策,实施差别化补贴策略,适度调减直播稻补贴标准,引导各类生产主体减少直播稻面积。建议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指导,新签订或续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中明确水稻种植不得为直播稻。要出台扶持机插秧推广引导政策,对集中育供秧专业化机插服务等相关环节给予补贴,引导直播改机插。承担实施的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各类生产基地,严格限制应用直播方式。第三个措施:就是加强服务指导,要积极开展水稻集中育供秧和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培训,推介育秧物化技术产品机具,保障好机插稻全流程机械装备、育秧物资等调剂服务工作,推进水稻代育、代插、代管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要调度好育秧、插秧季节性水源,确保有水可用。针对第一年直播改机插的各类生产主体,要组织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包片挂钩指导,确保控减顺利。

四、坚决实现直播稻控减工作“两大目标”

关于直播稻控减工作,省政府有明确要求,省农业农村厅也专门下发文件,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目的就是坚决实现“两大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把直播稻面积控减下来,今年全省计划控减直播稻300万亩,较去年控减30%,力争用3年时间,把粗放型直播稻面积控减到位,水稻机插秧技术真正得到普及。第二个目标:就是把水稻单产水平提升上来,通过直播稻控减这一项措施,预计可使全省水稻单产提升近1个百分点。直播稻面积比较大的县,控减到位的话,水稻可增产3%甚至更高。从这一角度看,控减直播稻也是促进大面积水稻单产提升的一项重要措施。

五、旗帜鲜明树立直播稻控减的“一个导向”

直播稻控减工作不会一蹴而就,一定会遇到各种阻力,各地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必须克服困难阻力,下大力气、下狠决心、下真功夫。多年实践表明,水稻机插方式,配合精确定量等高产栽培理论,是持续提升水稻高产稳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控减直播稻就是要发展机插稻,这一方向不能变。今年全省直播稻控减任务已到分解到13个设区市,一些地方已经将直播稻控减列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并明确考核要求。要切实发挥考核这一“指挥棒”作用,树立直播改机插的鲜明导向,形成共抓控减、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当然,直播稻控减会有一个过程,期间仍然会有一部分主体应用直播稻,有很大的生产惯性。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既要做好机插高产示范方建设与宣传引导,也要做好直播稻生产指导,尽量降低直播稻生产风险,努力减轻因灾损失,切实保障稻农基本收益。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