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孙殿英被我军活捉,刘伯承:此人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小爱客拍车 2025-04-21 14:07:03

孙殿英这人,标签可不少,像什么“东陵盗墓贼”、热河打过鬼子的将领、还有投敌的汉奸,再加上跟着蒋介石反共,他的故事可真不少。

清东陵那儿,轰隆一炮,把原本没啥名气的国民党杂牌部队头头孙殿英,给轰得全国皆知了。

之后,他投身到了察哈尔和长城的抗日战斗中,被宋哲元将军亲自任命为“察北安保指挥官”。

然而,到了1943年,孙殿英居然向日本侵略者低头,领着手下的兵马摇身一变成了汉奸伪军。

日本认输后,孙殿英跳出来说自己是“按照蒋介石的指示,混进敌人堆里当卧底”,这么一来,他摇身一变,从汉奸成了国民革命军新成立的第四路军的军长。

蒋介石背弃了协议,挑起战争,孙殿英坚决跟随他的脚步,当上了“第三纵队”的指挥官,在豫北地区驻守。

孙殿英骄傲自满,觉得汤阴这地方城墙牢不可破,于是就跟咱们中原野战军杠上了,打了一场硬仗。

1947年5月份,孙殿英栽在了人民军队手里,被抓住了。

中野的战士们个个情绪激动,都喊着要对孙殿英按军法处置。

中野司令刘伯承亲自站出来说话,坚决保护他:这家伙不能动,他以前帮过我们大忙。

刘伯承设了个饭局,邀请孙殿英一起来吃个饭。

那么,孙殿英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啥好处?他最后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呢?

【东陵大盗自嗨:天不灭我老孙,必须跟解放军争个高低】

1947年5月2日一大早,天还没亮,中野的部队就冲进了汤阴。这时,孙殿英火冒三丈,直嚷嚷:“姓蒋的这家伙,再也不给他卖命了!”

然而,就在前几天,孙殿英还信誓旦旦地说,他要为蒋介石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的尽头。

1947年3月份,刘伯承接到中央军委的任务,带着中野部队动手打了豫北那一仗。

解放军攻势猛烈,仅仅十天时间,孙殿英的第三纵队兵力就缩减了三成。

安阳和鹤壁这两个地方,一个接一个地被攻下来了。孙殿英没办法,只好带着他那些剩下的残兵弱将,躲进了汤阴城里头。

中野的部队马上就要把汤阴团团围住,孙殿英心里头别提多绝望了。

这时候,老蒋拍来电报给他加油鼓劲:“殿英啊,你一个人带着队伍打得真猛,战绩相当亮眼。不管啥代价,我都会拼尽全力帮你解围。豫北这一片儿的局面,我肯定能给你打开。”

孙殿英一个人孤零零的,但突然间觉得自己腰杆硬了起来。他爬上了汤阴的城墙,像大佬一样扫视着周围的人,大声说道:“我亲自把汤阴的防御工事都看了一遍,可以确定,共军那帮人只会打野战,不会攻硬寨。他们没有飞机、坦克这些大家伙,想打进我汤阴这座铁城,嘿做梦去吧!”

孙殿英的得力助手邓甫喧急忙接着话说:“还有26军的军长王仲廉在新乡守着呢,他那边的人马随时能派上用场来帮我们。再说北边的安阳,四十军也能拖住共军。咱们最终肯定能赢,这没跑儿。”

军械管理头头孙子才一个劲儿地点着头说:“枪支子弹都备足了,够咱们用半个月的。炮弹嘛,不敢多囤,怕共军开炮。不过新乡那边留守处已经打好招呼了,啥时候需要炮弹,飞机立马给咱送过来。”

孙殿英得意洋洋地说:“我孙某人这辈子起起伏伏,好几次都以为完了,结果老天就是不让。这回,我得跟共军好好较量一番,看看谁更厉害!”

汤阴城外面,中野的各路人马都已经到齐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刘伯承并没有让大家马上全力攻打城池。

刘伯承觉得,咱们解放军在野外打仗那可是老手了,但攻城战的经验相对就少些。孙殿英这家伙相当狡猾,他把汤阴城防守得跟铁桶一样,要是咱们不管不顾地硬攻,那伤亡可就大了。

关键是,刘伯承打算拿汤阴做个“诱饵”,把附近的国民党军队吸引过来帮忙,接着就来个“包围据点,攻打援军”。

因此,刘伯承就边忙着挖地道,边时不时地派些小队去攻打城池。

孙殿英对解放军的战术了如指掌,早早就让人在护城河边上埋下了好多炸药。一听到有挖土的声音,他马上就让工兵动手,引爆那些炸药,把解放军挖的地道给炸了。

解放军攻城时架起了登云梯,孙殿英心生一计,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外面裹上一层石灰粉,然后往下扔。

爆炸声响起,烟尘四散,攻城的解放军被熏得连连打喷嚏,咳个不停,眼睛也被迷得睁不开。

刘伯承又想了个新办法,慢慢来:他让士兵们在城墙根儿挖深沟,建小堡垒,用来挡住城里想往外冲的敌人。

解放军士兵枪法精准,把孙部防守的士兵打得白天都不敢冒头查看情况。

不过,孙殿英在北门外悄悄挖了一条地下通道,然后借着黑夜的掩护,派了一小队人马去突袭解放军的堡垒。

那段时间里,导致了好几百名解放军战士不幸牺牲和受伤。

孙殿英眉飞色舞地说:“咱们现在人多势众,装备顶尖,防御工事牢不可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不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了嘛!拿下最终的胜利,那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老蒋如何成为我军的“运输大队长”?】

孙殿英看起来像是“前途一片光明”,但实际上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解放军一轮轮猛攻之下,孙殿英的部队人数大减,已经少了一大半。汤阴城里头存的吃的用的,眼看也撑不了几天了。

孙殿英一个劲儿地朝上头请求帮忙,蒋介石直接命令顾祝同,赶紧派兵去增援汤阴。

顾祝同一再催促后,新乡那边的王仲廉最终松了口,答应派出49旅和第二快速机械化纵队,让他们赶紧去汤阴帮忙。

孙殿英一听说有救兵来帮忙,心里头那个高兴啊,直想着这下能升官发财了。

其实,中野的领导们一直都在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刘伯承下令让第三纵队抄到增援部队的后面,挡住他们的逃跑路线,然后跟第六纵队一起,把敌人给团团围住。

1948年4月18日一大早,中野部队把国民党第49旅和第二快速纵队给打了个全军覆没,一共抓了9200多名俘虏。另外,他们还搞到了158门火炮、500多挺轻重机枪、4000多支步枪,外加3辆坦克和5辆装甲车。

孙殿英一听到这事儿,气得在原地转圈,直接指着王仲廉他们,骂他们是“无能之辈”。

地上增援的部队,全都打了败仗;指望的天上援助,也没戏了。

蒋介石给汤阴空投了两回物资。一回呢,物资直接掉到了解放军的地盘上;还有一回,出岔子了,手榴弹的降落伞没展开,结果不光装备全给炸毁了,还连累孙殿英手下的几个士兵丢了命。

蒋介石这“后勤大总管”的能力,真不是吹出来的,确实有两把刷子。

孙殿英气得不行,但又怕惹恼空军,没法子,只能换个招儿。他琢磨着,与其让空军空投物资,不如请他们去炸解放军的阵地。

但说来也怪,炸弹不偏不倚地就砸在了孙殿英战前的指挥所。不光把他的战马给炸没了,还连带炸伤了几个带头的指挥官。

1949年5月1号那天,刘伯承下了命令,中野的各个部队就开始往汤阴城猛攻了。

解放军在炮火的支援下,猛地冲上城墙。眨眼间,孙殿英的手下纷纷逃命去了。

孙殿英没别的办法,只好叫副司令刘月亭掏出手枪去督战,他喊道:“总司令下了死命令,谁要是坚守阵地,大大有赏;谁敢往后退,就地枪决。”

大伙都不想继续为孙殿英拼命了,都急着往后撤,生怕被刘月亭给干掉。

这时候,蒋介石发来电报,孙殿英一读,立马火冒三丈,大骂起来。

蒋介石说:“希望兄长能像当年守亳州那样,拿出那股子拼劲儿,死死守住!一定要守住啊!”

以前,中原那阵子大战的时候,孙殿英死守亳州这块地儿,硬是让蒋介石的中央军尝够了苦滋味。

很明显,蒋介石心里那股怨气还没消。

孙殿英直接嚷嚷道:“满脑子乱七八糟的事儿,国家怎么可能不垮掉呢!”

【临终前的顿悟:“共产党比国民党好太多!”】

5月2号那天,孙殿英和他的高层将领们都挤在汤阴的一个地下掩体里头。

他眼眶泛红,大喊大叫起来:“这是老天要亡我啊,老天要亡我啊!”话音未落,他抄起枪就对准了自己的头。

边上的手下连忙从孙殿英手中抢过枪,等孙殿英冷静下来,他开始琢磨起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摘下军帽,狠狠地甩在地上,对着蒋介石一顿痛骂,然后对随从说:“快去寨墙上喊话,告诉他们我们要投降,让那边派人过来谈判。”

刘伯承马上喊停了交火,没多久,几个解放军战士就走到了孙殿英跟前。

我方的人说:“我们对俘虏很宽容,只要你们把枪放下,大家都是兄弟。赶紧给你们手下传话,别抵抗了,把武器放下吧。”

到现在,豫北战役已经完全落幕了。这一仗,咱们不光抓住了孙殿英手下的九千多号人,还搞到了好多军事装备,这可给陕北和山东的解放战争帮了大忙。

抓住孙殿英之后,中野的战士们个个情绪激动,都吵着要狠狠处罚他。

众人觉得,孙殿英以前干过伪军的活儿,而且这家伙特别倔,一直到快没命了,才琢磨着要投降。

但刘伯承说了,那家伙不能动,他对咱们队伍有过恩情。再说,咱们历来都对俘虏不错,孙殿英自然也得算上。

在把孙殿英送往目的地的路上,刘伯承特地抽空和他见了个面。

孙殿英觉得脸上无光,低着头不敢往上看。

刘伯承安抚说:“想当年打仗那会儿,你给我们一二九师行过方便,让路给我们走,还请了八路军的几位领导吃饭,甚至还慷慨地送了些枪支给我们。尽管后来你选择跟着蒋介石,跟我们对着干,但我们心里还是记得以前的交情。”

刘伯承提到的“老交情”,说的是1939年那会儿,咱们两边在太行山上一起打鬼子的事。

那时候,虽然抗日的大伙儿已经站到了一块儿,但蒋介石还是让国民党军队给八路军使绊子,老是找茬儿,制造各种冲突。

孙殿英这人挺中立的,不怎么跟我军闹别扭。

当时129师的头儿刘伯承,让386旅的旅长去跟孙殿英商量,最后两人达成了一起抗日的协议。

“出头的椽子先烂”,在129师打算给国民党张荫梧的部队一点颜色瞧瞧时,孙殿英那边倒是挺沉得住气,没搞啥小动作,这让我军轻轻松松地就从他的地盘穿过去了。

很明显,刘伯承心里还惦记着那段老交情。

又一次碰到孙殿英,刘伯承依然很热情,他直接说道:“政委和我想请你吃个饭,好好招待招待你。”

餐桌上,三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压根没把孙殿英当个被抓的敌人。

吃完饭,刘伯承反复跟护送的人说:“这一路可不太平,万一出啥岔子,半道上被人给截了可就麻烦了。你们得确保万无一失,千万别出乱子。”

孙殿英被抓进军法处后,刘伯承跟手下人说,得好好待他。不仅如此,还特地找了个医护人员,负责他的日常生活和吃饭问题。

但是,孙殿英因为长期抽鸦片,得了个挺厉害的病,叫“烟后拉肚子”。

那时候,这种病压根儿就没法治,但军法处还是挺有人情味的,赶紧张罗着给他找大夫看病。

但是,孙殿英中的毒实在不轻,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

1947年9月30日那天,孙殿英心怀歉意地走了。

快不行的时候,他反复地表达着悔恨:“我以前干了不少缺德事儿,对不住老百姓,也对不住共产党。共产党真是大度,不跟我计较,这可比国民党强太多了。”

孙殿英过世后,军法处那边买了副棺材,把他好好给埋了。

孙殿英的娃孙天义,没走上老爸的老路,反而成了个文化人,在文物保护这块儿还挺有名气。他是个地道的文物保护专家。

0 阅读:17
小爱客拍车

小爱客拍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