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姐最近很焦虑,要不要买房?房价跌宕起伏,让她夜不能寐。这不禁让我想起曹德旺先生的忠告:再等下去,会很危险! 究竟危险在哪里?且听我细细道来。
曹德旺眼中的楼市:房子,只是钢筋水泥
曹德旺先生向来直言不讳,他认为房子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只不过是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他早在2018年就预言“房子既卖不掉也租不出去”,如今,在一些地方,例如乳山银滩,这预言正逐渐成为现实。 海景房价格腰斩,空置率超过90%,这并非个例,而是楼市冰山一角的真实写照。曹氏家族基金会甚至捐赠房产,这“去房产化”的行动,更值得我们深思。
四个底层逻辑,窥探楼市真相
为什么曹德旺先生如此悲观?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底层逻辑:
供过于求,雪上加霜: 全国房屋超过5亿栋,足够容纳30亿人居住,而每年还在持续新增商品房,供大于求的局面日益严重。武汉某远郊楼盘降价47%,带看量暴跌82%,这只是众多楼盘困境的缩影。想想看,如果连这都卖不动,那其他的楼盘呢?
负债累累,无力支撑: 超过3亿人背负债务,人均负债13.34万元,其中77%与房产相关。这代表着大多数人的购房能力已然不足。南京一位程序员,月供占收入75%,不得不兼职维持生计,这仅仅是无数个家庭缩影之一。这样的压力,能持续多久?
人口结构变迁,需求萎缩: 2.9亿老年人拥有住房,而00后比90后减少数千万,购房主力人口正在减少。更令人吃惊的是,甚至有95后继承了三套房产,却放弃了购房。时代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变了。
资产属性转变,风险加大: 房产不再是“普涨资产”,而是变成了“分化赌具”。同一年代的房子,北京东西城的老破小和东北的房产,价格差异巨大,这足以说明地段的重要性。盲目跟风,风险极大。
楼市未来:双轨制发展,两极分化
未来楼市将走向何方?我认为,会是类似新加坡模式的双轨制发展:保障性住房将快速崛起,满足至少50%的住房需求,例如深圳的共有产权房;而市场化住房则将走向贵族化,核心地段的豪宅价格会持续上涨,远郊盘、文旅盘则会加速贬值。 城市能级也决定了楼市兴衰,大城市,例如通过城中村改造,发展依然繁荣,而中小城市则面临土地流拍,发展陷入困境。
你该如何应对?三把快刀,两条铁律
面对如此复杂的楼市,我们该如何应对?
卖房策略:三把快刀
果断抛售远郊房、小产权房、超高层住宅,这些房产变现难度大,风险高,现在是脱手的好时机。惠州一位业主25万抛售154㎡海景房,就是个例子。
买房策略:两条铁律
1. 锁定“黄金一公里”核心地段,即使是老破小,也比远郊的豪宅更保值增值。
2. 坚持现金流至上,月供控制在收入的50%以内,预留18-24个月的月供储备金,以应对突发情况。
结语:谨慎决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楼市面临巨大风险,是逃生窗口,也是埋骨之地。 不要盲目跟风,谨慎决策,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楼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你认为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游戏人间
一线城市还没开始大降,在硬撑,有些人不甘心,其实老百姓尤其是刚需没钱,必然大降,炒房的都急着卖房炒股,只是还没在股市布局好,还有的急着卖个高价回老家当土豪,谁也不愿烂在自己手里。
用户98xxx62
目标2030年!刚需可以上车
用户98xxx62
其实2015年也这样,你要唱反调才行!
用户98xxx62
一个人没有主见就会被忽悠!
用户98xxx62
散户不让跟
用户98xxx62
这就象股市,主力吃大肉[笑着哭]
用户98xxx62
房价不是可以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