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中秋父亲送肉送饺子,去年生病时邻居女儿空手探望

冯超清风说娱 2025-02-21 19:04:06

那是1986年的中秋节,父亲一大早就忙着剁肉、和馅儿、包饺子。

这是父亲每年必做的一件事,他说这是为了让家里人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也为了慰劳那些生活不易的邻居们。

我记得那天院子里充满了欢乐的嬉笑声,母亲在厨房忙碌,父亲突然手里拎着一大块腊肉和两盘饺子走出来。

他笑着说,“今天咱们给王叔家送去,这节日他们家肯定没什么好吃的。

”我是个孩子,跟着父亲走到了邻居王叔家的院子。

王叔看到我们,眼里涌上泪水,连忙摆手拒绝,但父亲坚持要送去。

那个瞬间,我感受到了一股无声的情谊,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多年后,父亲生病住院。

母亲年纪大了,我和妹妹每天轮流照顾父亲。

一天中午,我刚给父亲喂完药,准备出去透透气,突然看见病房门口站着一个女人。

她穿着简单,没有带任何礼品,但眉宇间带着一丝熟悉的感觉。

我定睛一看,竟然是王叔家的大女儿王娟。

我站起来打招呼,王娟微微一笑,说她是特意来探望我父亲的。

王娟走进病房,看到父亲躺在床上,哽咽地说了一句:“叔,这些年没见,您老了很多啊。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她,问她怎么来了。

原来,王娟是王叔打电话让她来看望父亲的。

当时王叔身体也不好,不方便亲自来。

虽然她两手空空,但这却让我心里有些温暖。

接下来的一幕,更是令我感动。

王娟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我,说里面有五万块钱。

虽然对于我们家来说,这不是一个大数目,但对于王叔家而言,这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王娟说:“我们家一直记得您父亲当年给我们家的恩情。

”王叔身体不好,总惦记着这份恩情,于是让她送来这点钱。

我们连忙拒绝,心意已收,但无法收下这笔钱。

两个家庭的情感堆积在这一刻,我心里回想着多年以前的那个温暖的场景。

最终,我们决定让王娟把钱带回去,但答应带父亲回老家看看王叔。

一周后,父亲病好了,我开车带他回到老家。

两个老人见面,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激动得眼含泪花,聊到半夜也不肯睡觉。

离别时候,他们紧紧握着手,依依不舍,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

善良是互帮互助的一种行为,不一定要期待回报。

父亲的行为不仅影响到了我们一家,也让王叔一家铭记于心。

他们的感恩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让人倍感温暖。

每当回忆起中秋的那个夜晚,那块腊肉,那盘饺子,都成了我们家温情的记忆。

善良与温暖无声地在两个家庭之间流动,这种情谊,是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取代的。

希望这样的故事,能在我们周围继续传承下去,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