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6日讯(见习记者陈星雨)3月5日,江汉区西北湖绿化广场的北湖黄孝故道水域,水草捕捞工作人员陈良锋在近岸边发现一条“怪鱼”,身体呈长筒形,长50厘米,上下颚密布两排锋利的牙齿。
移交西北湖绿化广场管理中心后,工作人员吴琛岚咨询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水生物研究所专家后确认,这“怪鱼”是眼斑雀鳝,与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的“鳄雀鳝”同科目,对本土水域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江汉区西北湖绿化广场的北湖黄孝故道水域发现外来物种眼斑雀鳝。 见习记者陈星雨 摄
陈良锋回忆,3月1日,他就与这条眼斑雀鳝有过一次“交锋”。上午8时30分,陈良锋打捞近岸湖面的浮草,气温低、水位浅,忽然间他在水草间看到一条怪异的鱼尾,背鳍和臀鳍短小,均位于斑点状身体的后方。眼疾手快的他拿着水草网舀猛地一打,眼斑雀鳝受击逃跑。
4天后,眼斑雀鳝的尸体浮出水面,恰好被前来打捞水草的陈良锋发现。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眼斑雀鳝头部附近有明显伤口。陈良锋推测:“这应该就是网舀前的铁锯齿造成的,鱼带着伤,撑了几天撑不住就死了。”
西北湖绿化广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5月,就有市民前来反映看到过这条眼斑雀鳝,公园管理中心高度重视,加强对水面的巡视监测,提醒湖面工作人员注意异动,曾布下捕捞网笼两个月,但也没能将其抓到。
据悉,眼斑雀鳝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江河湖泊中,鱼鳞坚硬,嘴部扁尖,牙齿锋利,最大的个体体长可达2~3米,常躲在水底植物丛中,习性凶猛食肉,在它生存的地方很少有其他鱼类存在。因其外观别致,国内多将其作为观赏鱼引进养殖。因此,西北湖绿化广场管理中心初步推测园中湿地出现的眼斑雀鳝极大可能是人为养殖后弃养的。
“我们提倡市民游客文明养殖,切勿随意在湖中丢弃水生物。”吴琛岚介绍,园内水体养护具有严格的要求,水体内的生物种群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外来生物眼斑雀鳝可能造成生物物种的单一性,从而影响整体的水生态环境,并且对市民游客的安全也有潜在的威胁。
生物入侵作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入侵地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及人类健康。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西北湖绿化广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监管与科普,引导市民游客共同守护园内生态环境”。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