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很简单,颐就是下巴和脸颊的骨头组合。(周易外传读后感96)

叶还生说文化 2024-11-29 06:14:36

易经很简单,我们学习颐卦。

昨天的5000多字,就是读后感第96章,24个推流,只有7个阅读量,不知道哪里惹毛它老人家了,就不给推量。算了,不给推就不推,顺其自然吧!

不能一口气写完一个卦,也不能一口气读完一个卦,不解气呀!

只能少写点,少发点,一点点来,害的大家爬楼梯。

夫之说,《颐》,象也。

《颐》这个卦啊,它就是象,象呢,就是个相,相呢,就是个心,象由心生,相由心生,看看这宇宙是空的吧,唯心吧,哈哈。

其实唯物就是唯心,心与物从不分开,阴与阳从来一体。

比如,有人夸你长的真好,可不仅仅是“颜值”好,你要是没有个好心,可没有人夸你好看。

颐的象是什么呢,最直接就是张开口吃的样子,特别是那咀嚼的样子,上嘴唇不动,下嘴唇动。有人说颐,卦里有牙,某不认为有牙,如果非要认为有牙,那是一嘴不齐整的黄牙。

恶心不?

所以,看到的这个象呀,不代表全部的颐卦?

为啥咧!

可别忘了,颐卦不仅仅是个外表秀,你还得知道嘴里的滋味,如何的养人,才是真真的颐。

这就是观象,要观心。

象其为颐,而未象其为养。

这就不得不让人琢磨了,象是象,养是养,“未象其为养”。

这个“未”,就是颐卦中间的四个阴爻。

所以,读卦不仅要读象,还要和卦沟通,怎么沟通,就是用心感应,感应到卦心。

不同的卦,不同的象,不同的心;

相同的卦,不同的象,不同的心。

所以,人心可以是宇宙,不然那就不会有千手什么观什么音了。

然则设颐于此,养不期而自至乎?

以心观象,得用心,可不是不请自来,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好好感应吧!其实就是量子力学的范畴。

只要通了卦,通了心,就是不期而至。

这个不期就是灵感,灵是灵,感是感。

有了灵感,每个人都会从颐卦中读出不同的长生颐养之道来。

这就是圣人。

圣人何以劳天下于耕稼渔猎?

否则,一读卦就通了天地,还要圣人干什么?

圣人就是天地的代表,通了天地,读了卦象,才创造出了生产力和文化,以颐养百姓。

这就是圣人们为啥还得辛辛苦苦地教大家种地、打鱼、狩猎的原因?

抑设象于此,而复邀养于他,则养固外待,“观朵颐”者又何以凶邪?

所以说,人人可成圣人,但人人很难成圣人。

你看,颐卦,就在那儿摆个“颐”的pose,你看到了,也看不懂,说,不就是六个道道吗?

然后,转头就去别的地方找吃的了?

这样的话,滋养本是自身的事,是内心的认知与做法,本来就在自己身上的。

有的人却去外寻,把养自己的长生之道,看成外头的事儿了,跟咱们自己没啥关系也没有。

真是眼瞎,而且是睁眼瞎。

只能看着别人吃得香,自己却只能干瞪眼,这叫“观朵颐”。

不内求,只外求,自己有,却和他人求,这样的做法,能吉利吗?

人呀!得学习,得悟。

要向内求,要向自己求呀!

对自己好一点吧!

这句话,少有人懂。

对自己好一点吧!最简单的就是不发脾气,这也是最小的事,却是最大的养生。

所以,要好好学习,学一点是一点。

知识如同美食,需经劳作而得。

你看,圣人们可不是光摆样子的,他们知道真正的滋养,得靠自己动手。

人生没有免费的午餐。

别光想着和看着“颐”卦,别人吃肉,你干等。

等能来好事吗?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才是硬道理!

所以,“观朵颐”的,之所以凶,是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

看别人吃,不如自己动手做,毕竟,羡慕别人碗里的,不如珍惜自己锅里的。

就这么多,少写点,好发上去。

0 阅读:6

叶还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