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国发射卫星直播,发射失败,火箭点火后纹丝不动

思尺天涯间 2024-12-05 16:36:27

1992年,我国发射澳星B1卫星之际,一众中国航天人翘首以待,等待火箭的发射。

随着一声“点火”,白烟升腾,竖立在发射塔旁边的火箭眼看就要一飞冲天。

然而画面中,火箭却纹丝不动,现场信号被紧急切断,宣告了这次火箭发射的失败。

火箭发射失败背后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

中国的航空事业以及人造卫星事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1年,我国成立了中国航天112厂,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航空事业。

1956年,中国试飞成功了第一次战斗机,宣布我国有自主研发航空航天器的资格。

而在1960年,毛主席就指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往太空走。因此,我国把研发人造卫星事业作为重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即使在那个困难年代,我国无数科研人员也没有放弃,前仆后继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付出着。

就在1970年,著名的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伴随着耳熟能详的“东方红,太阳升”的曲调,我国的探索步伐终于走进了太空。这可以说是我国航天事业至关重要的胜利。

我国也就此成为全世界第五个能够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而14年之后,东方红二号也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的第一颗通讯卫星,从此,我国的远程通讯能力大大加强。

改革开放之后,科学技术更成为国家振兴的重中之重。因此在90年代,我国仍着力发展航天事业,力争成为国际上游。

要发展科技,必须要学习先进技术。当时,先进的航天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我国想要学到,十分困难。

然而,正好有一个外国公司看重中国航天发展前景。他们组成调查团队,前来中国调研,并希望能够促成一笔卫星发射的大买卖。

这个公司,就是澳大利亚的休斯卫星通讯公司。

正如其名,这个公司主营业务是通讯卫星。他们希望借助中国的运载火箭,将他们的通讯卫星发射上天。而他们之所以会选择中国,是和当时的一件空难有关。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重大空难。

挑战者号的失事导致了航天飞机的七名机组人员全员遇难,事后的事故调查报告揭示出了,美国对于其航空事业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重大缺陷,它对美国的商业航天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此前,美国政府已经开始使用航天飞机,来执行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但挑战者号事故后,这个政策受到了重视。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1988年,美国政府决定退出航天飞机的商业发射市场。

美国早已在10多年前,就已经舍弃了运载火箭技术。无奈之下,澳洲通讯公司只能转来中国,寻找可用的火箭。

我国得知此事之后,非常重视。这次合作不仅能够创收外汇,还能够学习先进火箭发射技术。因此,国家指定由当时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来完成这一订单。

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在酒泉。但是,旧的发射塔并不符合休斯公司的要求。

于是,我国加急赶工,临时修建了两座新的防御塔,以达到能发射火箭的目的。在几个月的考察之后,休斯公司终于和中国航天签订了合同。

根据合同,我国需要将休斯公司生产的两颗卫星送上太空。一颗叫澳星B1,另一颗则是澳星B2。这两颗卫星都是长距离通讯卫星,造价不菲。

在确定合作之后,我国航天人就开始为发射卫星做准备。但是,美国却害怕中国从中学到卫星制造技术,不停从中作梗。

这笔订单从1988年6月开始商谈,一直拖到当年年底才签订备忘录,更是在1992年才发射。

我国航天科研人员在这两年间废寝忘食,研究卫星发射相关技术。1992年3月,澳星B1准备发射。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次大考。

发射中的变故

在几经波折之后,我国和休斯公司最终确定,在1992年春天进行第一次卫星发射。

由于当时我国技术谈不上十分成熟,因此这笔订单分为两部分。如果澳星B1失败,再进行B2的发射。

转眼时间就到了发射当天。我国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这一次发射,许多民众都聚在电视机前,想要看看,我国的技术是否能够承担发射卫星、创汇的重任。

央视的记者也是早早赶到了现场。在总指挥室中,坐满了工程师和领导。而在外面的发射塔上,一艘火箭正昂头竖立其上。

它就是我国自行研发的长征系列火箭。长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这个名字来自中国的历史,寓意着中国人民对于航天事业的坚持和决心。

1970年,我国正是用长征一号完成了东方红卫星的发射。20年后,我国已经研发出了长征2型。它将搭载着澳星B1,进入太空。

为了这次发射,我国的准备可以说十分充分。首先在两年前,我国就已经成功发射了几款同公司生产的卫星。发射过程中没有任何异常,这也给我国航天工作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于是,在1992年的正式发射时,我国大张旗鼓,宣传这次发射,希望让世界能够看到中国的成功。

在指挥间内,总工程师数着秒数,喊了一声点火!随着声音,发射按钮被重重拍下。

人们带着好奇和憧憬,希望能够见证卫星上天的现场。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火箭的发动机竟然没有成功发动!现场指挥乱作一团,指挥员大喊着关机,电视信号被一下切断,这次卫星发射也宣告失败。

等候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顿感诧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与此同时现场也十分惊险。

由于火箭重量很大,在发射时需要用支撑块来支撑。然而,这次点火失败却导致支撑块大幅度偏移,火箭摇摇欲坠。

如果不是反应快,火箭马上就要倒下,可能引发重大伤亡事故。不过好在火箭本体和卫星都没有受到损害,可以再次进行发射。

但是,这一次发射失败造成的舆论风波一点不小。在国内外,由于前期的报道过于深入,导致许多人质疑中国的航天科技水平。

不过,航天本来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5个月后,我国修理了火箭,成功地将澳星B1送上了天。

根据合同,我国还要完成澳星B2的发射工作。这一次,我国并没有像之前一样报道。不得不说,这是个极其正确的决定。因为澳星B2发射时,竟然发生了爆炸事故!

1992年12月,长征二号运载着澳星B2升空。

本来,在升空过程中,一切十分正常。休斯公司的代表也确认了我国发射成功。然而,我国工程师却敏锐地注意到一个细节: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发现了不明原因的火球。

果不其然,在当夜休斯公司联系发射中心,说卫星并没有信号。而在数百公里外的小县城,发现了疑似火箭的残骸。

这下子,中方工程师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几乎可以肯定,这次发射又失败了。

挫折后的自强

当时,我国甚至没有卫星残骸的检查权力。只有等着休斯公司派人前去检查。而他们检查之后,也很快传回消息:这就是当日发射的澳星B2。

这一次的失败可比上一次惨烈许多,甚至还让卫星爆炸。

为此,休斯公司和中国航天还打了一场官司。他们互相都认为是对方器材的问题,要求赔偿。

最后,我国和休斯公司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在1993年8月发布了最终的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双方都没什么问题。中方也将发射做到了最好,休斯公司生产的卫星也没有故障。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什么答案。

不过,中国向来讲求信誉。1994年,我国又将休斯公司准备的替代品,澳星B3发射上天,终于完成了这笔长达6年的合同。

休斯公司也对中国的航天精神十分满意,双方再次合作,准备发射他们的新款卫星。

然而在此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却不知为何,陷入了泥沼。

1995年,我国使用长征二型火箭,运载这枚新款卫星。然而,火箭刚刚升空,就再次失败了。

而在此事之后,我国先是暂缓了和外国公司的合作,全力解决运载火箭的技术难题。

在1996年,我国重振旗鼓,打算先用自己的卫星试试水。航天人员选用了长征三号火箭,搭载我国的中型卫星。

没想到,这次发射却是一场严重的灾难。当年2月15日,一颗名为“中星一号”的通信卫星被长征三号火箭搭载,准备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

然而,在发射后的约2秒,火箭突然偏离了预设轨道,并在离发射台约1.2公里的村庄上空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官方报告,此次事故造成多人受伤,多处房屋被毁。

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事故是由于火箭的制导系统设计缺陷引发的。

此次事故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次重大挫折,但也促使中国对其火箭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审查和大幅改进。

这也推动了中国对火箭发射场周围安全区的管理和控制作出了改变,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在此事发生之后,我国也变得越发小心谨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航天科技难题被一个个地攻破。

经过几十年的钻研,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实现主席说的那句“上九天揽月”。

而长征系列火箭也仍然作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在航天领域发光发热。如今它已经发展到了长征十一号,携带着各种不同的使命,飞往太空。

我国的航天精神是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不可动摇的。

看完以上内容,你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