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先斩后奏”得来的“东方的凯旋门”—探秘徽州古城的许国石坊

爱思聊摄影 2024-12-25 05:17:11

我想凡是到过徽州古城的人,一定和我一样,被阳和门后的一座八脚石牌坊所震撼,那就是本文要探秘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

许国石坊位于徽州古城——歙县城内中和街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该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为明代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许国所建造。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坊”。全国仅此一例,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许国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仿木构造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

12只狮子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

石坊上的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可谓精雕细琢。显尽低调的奢华。

估计知道许国的人不会太多,但提及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估计知道的人就很多了。他俩都是许国的门生。

许国(1527—1596),字维祯。歙县县城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的抗倭名将。万历十一年(1583),许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十二年,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赐建牌坊。

许国石坊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民间唯一一座八脚牌坊,为什么是唯一?因为八脚只有皇室才配享有,而许国一个内阁次辅(还不是首辅),又不是什么皇亲国戚,却能拥有唯一一座赐予民间的八脚牌坊。

关于这个石坊是怎么造成八脚的,民间有个“先斩后奏”的故事,相传云南边乱平息后,明神宗重赏群臣,特赐许国四个月假期回家建造牌坊光宗耀祖。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巨贾众多,四脚牌坊林立。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坊,只有皇室家族才能建八脚牌坊。

许国想了一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建好牌坊,由于超假,皇上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牌坊也早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坊”。皇帝金口玉言,反悔不得。

这段“先斩后奏”也就是个传说,真实性与否不得而知。不过当时的万历还正年轻,政治手腕也还不够硬,许国又做了他大概十多年的老师,即使万历帝有所不满也不好说什么。相比许国既精准拿捏了万历又钻了制度的空子。

许国石坊不仅是徽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研究明代徽州建筑、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它见证了徽州的历史变迁,承载了徽州人民的骄傲与荣耀。

许国石坊矗古城,

岁月沧桑诉辉煌。

徽州古韵依旧在,

青石板上步履忙。

牌楼飞檐凌碧空,

雕刻精美夺天工。

千年故事藏坊间,

游客驻足共欣赏。

看着翘起檐角的牌楼,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檐下斗拱层层叠加,错落有致,感慨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图文原创

欢迎各位朋友阅读、评论、点赞、转发、收藏。

尊重原创。用图、用文请联系作者,或者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