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档相比于往年,无论是总票房,还是观影人数都创下了新的记录。而在众多类型的电影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断层领先的票房(截至今日超60亿元,先恭喜哪吒2成为电影票房榜新的票房冠军)和豆瓣8.5分的评分成为最大赢家,作为同一档期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仅以约10亿元的票房和6.1分的评分位列第三。
要知道《封神》与《哪吒》第一部的惊艳,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样是春节档的续集第二部中,却在票房和口碑上呈现出天壤之别。为何《封神2》在市场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而《哪吒2》却能一骑绝尘,赢得观众的广泛赞誉?这个问题成为了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热门话题。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两部影片的不同之处,探寻《封神2》票房和口碑差距背后的原因。
先看看哪吒这边,第二部通过“五年磨一剑”的精良制作,在特效上,拥有超过1900个特效镜头,例如多层岩浆流体需反复模拟六七十遍才达到导演要求,还有底妖兽围攻陈塘关的大场面,也足足花了半年之久,导演饺子也曾尝试外包部分镜头给泰国公司MONK,但因效果未达预期,最终还是由中国团队独立完成。
而封神2,曾被斩下头颅的殷郊得元始天尊之力复生,并拥有了“三头六臂”的强大法相,本以为会是一场神魔大战的特效大戏,心想着终于有部能拍好真人版中国神话故事的电影了,但没想到是这么一个三头六臂的“阿凡达”,当场出戏,这不就是披着中国神话的皮,核心是西方的“阿凡达”?要知道封神第一部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就是特效画面积攒的信任感。
在剧情上,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申公豹为父和弟报仇,阐教为提升实力对抗截教不择手段,屠戮陈塘关嫁祸龙族的幕后真凶,居然是道貌岸然的无量仙翁,最惨打工人龙族居然只是背锅的?往深一点说,元始天尊会不会是最终的boss,毕竟无量仙翁是他的大弟子,他干的坏事天尊老人家会不知道?真是没想到这么一个耳熟能详的哪吒故事还能这么拍?
再来看看封神,剧情中姬发应该是个仁德、英勇且富有智慧的人,但在第二部变成了个优柔寡断、啥都不懂的愣头青,他不仅不懂打仗,他还很单纯,跟魔家四将交了下手就未战先怯,跑去敌方阵营送人头了。还有最后一幕,姬发需要刺下闻太师额头上的眼睛,方能救西岐。但在刺出这一箭,也意味着邓婵玉也将殒命。谁知道姬发最后犹豫,并看向邓婵玉,全然不顾姜子牙、杨戬、哪吒等都已为这场战斗付出诸多努力,也不顾西岐百姓命悬一线,完全颠覆观众对“武王伐纣”的期待。
好了,总的来说,封神故事没讲好,人物也立不住,特效被观众们诟病,这也成为了削弱了票房和口碑的主要因素。相反哪吒2凭借着“燃点+泪点+笑点”,成为了全年龄段观众的观影首选。而且在当前的电影市场背景下,只有优质内容更易形成票房垄断。所以《哪吒2》的“必看性”使其成为多数观众的唯一选择,而《封神2》则因诸多问题争议沦为“可看可不看”的选项。
好了,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呢?欢迎留言评论告诉我哦!
PS:我是废话坏蛋君,给个免费的关注和赞吧,为爱发电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