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7年后,丢下学生先跑的老师范跑跑,竟成人生赢家?

ho侯神 2025-01-26 10:34:58

如果生死关头,你只能选择救自己或救他人,你会怎么做?“范跑跑”范美忠的选择,让他背负了十七年的骂名,但也让他意外地获得了名利。这究竟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人性的必然?

十七年前,一场严重的地震袭击了汶川,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在这场灾难中,一名教师范美忠因率先逃离而受到指责,他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十年后,有网友评论说,这个曾经引发争议的人,竟然过上了成功的生活。人们好奇,范美忠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

回到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范美忠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语文课本的内容。

突然有震动,讲台轻轻摇晃。一开始,他没太当回事,以为是轻微的晃动。

突然强烈的摇晃,他明白了这是一场大地震。在生死攸关的当口,他没有去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反而本能地保护自己,大声呼喊“地震了!”然后迅速下楼,把学生们留在了后面。等他跑到操场时,发现自己是第一个跑到安全区域的人。

后来,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逃离,范美忠和其他老师也帮忙引导学生躲避。要不是这样,可能就不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了。

十天后,范美忠在博客上写了一篇叫《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文章。他不仅没觉得后悔,还公开说他最先逃跑了。他还说:“在那种生死关头,只有我女儿值得我牺牲,就算是我的母亲也不行!”这话像颗炸弹,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很多人批评他,他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也被人叫做“范跑跑”。

灾区群众认为范美忠的行为无法被原谅。不少曾遭地震影响的教师和家长都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他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丧失了教师应有的道德底线。

许多受灾的居民对他很不满,觉得他没把生命当回事。这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范美忠最后丢了工作。学校因为压力,只好让他离开了。

2019年1月2日宁夏银川有4.6级地震。郭庆上课时地震来了,他马上跑出了教室。

但他发现,有位同学行动不便还没走。郭庆立刻转身,背起那同学,赶紧往安全处跑。

郭庆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范美忠逃避现实的行为形成强烈反差,这使得“范跑跑”事件再次引起公众关注。大家都在思考: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还是陷入了阴暗面呢?

面对众多指责,范美忠一直未表现出歉意。他称自己本就打算离职,地震只是让他决定加快了这一步伐。

他表示,想要离职的原因是觉得现在学生水平不高,让他觉得教学没有效果。他自称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所教的是高深的人文知识,但学生似乎都不理解,这让他感到很沮丧。

但是,这些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家的理解。大家不能接受他把责任推给学生,也难以接受他对地震中孩子们生命的冷漠。有人评价他虽然诚实但不够诚恳,虽然坦率却不肯悔过,这样的人在社会上终究难以被接受。

尽管被称作“范跑跑”,范美忠的生活看起来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他自称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不是那种为别人牺牲自己的英雄。他觉得在危险时刻保命最重要,法律也没规定老师就得去救别人。

范跑跑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让范美忠意外地得到了机会。多家企业和机构看重他作为话题人物的价值,纷纷邀请他演讲,并给出高额报酬。尽管范美忠说自己并不看重这些商业活动,但他确实因此赚了不少钱。

范美忠失去了教师职位后,转为自由职业。他现在在家给学生上网课,还时不时写点文章。

因“范跑跑”的名声,他轻易吸引了学生,赚的钱也比教书时多了。他还不时参加演讲,以此来增加名气和收入。

现在的范美忠,家庭美满,生活富裕。有人认为,尽管他受到指责,却同时获得了名利,算得上是人生大赢家。这种观点引起了广泛讨论。成为“黑红”也是走红吗?这种途径取得的所谓“成功”,真的值得赞扬吗?

有人觉得,范美忠在地震时虽然做了不对的决定,但这不算违法。在面临生死的时候,人人都有保命的权利,不能对每个人都要求成为英雄。但也有人觉得,作为一个老师,范美忠的行为很不光彩,他没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对他的信任,他的所谓成功是以违背道德为代价的。

范美忠的故事让人深思人性和道德。面对灾难,我们该如何选择?在生命攸关的时刻,我们又该如何保持内心的善良?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

范美忠事件之后,大家开始琢磨:媒体的热议,到底是助长了不良风气,还是推动了社会反思?“范跑跑”这个称号,是帮助了他,还是束缚了他一生?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参考资料:

1. 范跑跑表示内心愧疚,不愿寻求公众宽恕,广州日报2008年6月12日刊登

2、范跑跑:为何不跑?界面新闻报道于2015年8月7日

0 阅读:14
ho侯神

ho侯神

郝思远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