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械库的荒诞订单
深夜,鹰国国防部大楼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陆军装备司司长约翰·卡特盯着桌上的文件,指尖几乎要把纸张捏碎——采购清单上赫然列着“特种合金衬套,单价9万美元”。他抬头看向对面的承包商代表,声音沙哑:“这玩意儿在民用市场不过几百块,你们怎么敢报这个价?”

承包商慢条斯理地弹了弹烟灰:“司长先生,您该清楚流程。我们得通过七家分包商采购原料,每家都要留足利润空间;军工认证实验室的测试费占三成;最后还得给退役将军们的咨询公司分账。”他掏出一枚硬币大小的衬套,“再说,这可是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订单。”
卡特沉默。他想起上个月曝光的丑闻:某空军基地花120万美元订购的咖啡机,拆开外壳后竟贴着东大某家电品牌的标签。可没人敢追查——军工复合体的利益网早已深入国会山,连审计署的调查报告都会“神秘失踪”。
二、工业园里的黎明
东大南方的晨雾中,新辉精密制造厂的机器已轰鸣两小时。厂长陈志远戴着白手套,捏起流水线上的衬套对光检查。0.005毫米的误差标准,东大国标比鹰军还严苛十倍。“老张,这批货今晚发往墨西哥。”他嘱咐车间主任,“记得换包装箱,报关单写‘汽车配件’。”
三个月前,陈志远接到神秘订单。对方要求十万枚“符合鹰军标准”的衬套,却特意叮嘱:“绝不能出现东大制造痕迹。”他瞬间明白——这又是鹰国军工集团玩的把戏。那些喊着“产业链回流”的政客,私下却把订单转到东大代工,只为省下本土生产90%的成本。

生产线上,激光刻印机正给衬套打序列号。陈志远冷笑:这些编码会被录入鹰军数据库,变成“铁盾工业集团”的正品认证。他想起去年海关查获的“走私军品”,不过是东大五金城售价八毛钱的垫圈,到了鹰国军需系统里竟身价暴涨三万倍。
三、审计风暴与沉默的真相
三个月后,衬套引发的连锁反应席卷鹰国。某军事论坛流出一段视频: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因螺栓断裂瘫痪演习场,工程师拆下故障零件后惊呼:“这编码对应的应该是钛合金件,怎么变成镀锌钢了?”
国防审计署新人艾米丽·陈决心追查。她发现这批衬套的采购合同经过十二次转包,最终收款方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当她试图调取原始质检报告时,服务器突然“遭遇黑客攻击”;去仓库抽检实物当天,载着样本的卡车离奇坠入山崖。

而在东大,陈志远正接待军方考察团。透明玻璃墙后,无人车间里机械臂精准装配着卫星部件。“从螺丝钉到火箭发动机,我们能在二十公里半径内找齐所有供应商。”他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屏,“而贵国——”他调出鹰国某议员痛斥军工腐败的新闻,“连一颗螺丝都要演三十集肥皂剧。”
尾声:齿轮咬合的世界
三年后,东大航天展上一枚火箭模型引起轰动。解说员轻点屏幕,三万六千个零件的供应商地图瞬间点亮,每颗螺丝都能追溯到县级小厂的质检员。而在大洋彼岸,鹰国某军事基地的维修间里,技工偷偷把东大产的仿制零件塞进“原厂包装盒”——毕竟,谁愿意为价值一辆跑车的螺丝赌上性命?

当夕阳掠过新辉精密制造厂的屋顶时,陈志远接到新订单:某国秘密求购能耐受太空辐射的纳米螺丝。他笑着合上文件夹,身后墙上的标语微微反光:“真正的军工霸权,藏在每一枚凡人看不见的齿轮里。”
(本文纯属虚构,抄袭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