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经过一年多的展陈改造,首都博物馆基本陈列18年来首次大规模换展。如今,一批北京地区考古新发现、北京史研究新成果等在展厅中静候观众到来。
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副馆长谭晓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首都博物馆将注重原创性和特色性,强化北京地域文化展示,成为了解北京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并逐步向世界一流博物馆的目标迈进。
她同时表示,未来的博物馆应更趋于多元化、沉浸化、交互化、可持续化,重新定义人们对知识获取和文化体验的期待。
博物馆已成为学习和教育的多元化平台
新京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何理解这一主题?怎样看待博物馆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
谭晓玲:“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核心功能和其在推动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角色。
当下,博物馆已经成为学习和教育的多元化平台。通过展览、数字化交互、沉浸式体验、讲座、工作坊、社会实践等形式,博物馆为不同年龄层、不同群体的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与终身学习的平台。
博物馆是知识积累和创新的中心,它们不仅保存着历史的记忆,还通过学术研究、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以及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不断扩展人类对过去的理解,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今天,博物馆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理解和尊重。
博物馆承担着教育和研究的社会责任,通过展示自然历史、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内容,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生活方式,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当代生活中,博物馆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们不仅是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空间,更是公共教育、实践活动的公共平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博物馆的边界被进一步拓宽,使更多人能够跨越地理限制,接触到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不仅是对博物馆传统使命的重申,也是对其在新时代中新角色和新功能的展望。
新京报:在“教育和研究”方面,近几年来,首都博物馆有哪些特色展览和活动?
谭晓玲:围绕北京城系列,首都博物馆推出“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特展”“大元三都——纪念北京建都740周年展”“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1420:从南京到北京特展”“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特展”;围绕社会热点、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有“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为青少年设计的展览有“读城”系列展览。
未来,首都博物馆的策展方向会继续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和世界文明互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京历史文化展示,围绕首博展览体系,不断推出新的展览。
希望看到更多类型多样、主题广泛的博物馆
新京报:随着“博物馆热”日益升温,越来越多博物馆创新策展方式、研发文创产品。在这方面,首都博物馆是怎样做的?
谭晓玲: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首都博物馆顺应市场需求,满足不同游客对于文创产品的喜好,不但对馆藏文物进行二次创作,还对大运河文化、北京民俗、古建筑等多个方面进行体系化开发,深度挖掘文化内容,让观众更多了解文物、文化背后的故事。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在美观新颖的前提下注重生活化、实用性,让文创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做到让文物活起来、文创动起来。
新京报:如果让你推荐几件首都博物馆的代表性展品,你会推荐什么?它们有怎样的故事?
谭晓玲:北京人头盖骨是1929年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发现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印证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人类演化史尤其是东亚人的起源演化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确立了直立人这一重要的人类演化阶段,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克盉、克罍是发掘于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的酒器,克盉内壁上部和盖内铸有整段铭文,盖内和口沿内侧铭文内容相同,并且与克罍铭文内容相同,铭文共43字。铭文意为周王将克封为燕国之侯,克受纳了封地,并为燕国的治理配置了相应官员。克盉、克罍铭文的发现,有助于澄清文献中封“燕”的模糊记载,填补了燕国初封的史料缺环,其铭文不仅是燕国分封的文字证据,也是北京“城之源”的文字证据,标志着北京地区在西周早期已被纳入了周王朝的政治版图。
马镫壶是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其提梁式壶造型似骑马用的马具“马镫”,因此得名。马镫壶又被称为“皮囊壶”或“鸡冠壶”。辽代马镫壶形态的变化与契丹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辽早期马镫壶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烧制而成,其纹饰有仿皮囊式的缝合线纹等,具有契丹游牧民族生活特色。
青花凤首扁壶出土于北京元大都遗址。壶流塑成凤鸟的头部,羽毛长而飘洒。壶柄拳曲作凤尾,配上用青花勾画的两翅垂至壶体两侧,下面绘缠枝花卉。扁壶造型新颖独恃,将天鸡壶和马镫壶的造型合二为一。配上精美的青花纹饰,相互衬托,使其更增添几分艺术感染力,是不可多得的元青花瓷珍品。
新京报:目前,北京正在打造“博物馆之城”。你对“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有怎样的期待和建议?
谭晓玲: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是一个极具前瞻性和文化意义的项目,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还能极大地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未来,希望能看到类型多样、主题广泛的博物馆,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历史博物馆,也应涵盖科技、自然、民俗、儿童等专题博物馆,以及反映现代城市文化、科技创新的新型博物馆,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和时代感,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和需求。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打造智慧博物馆体系,提供更加个性化、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博物馆的在线影响力,实现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共享,使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享受博物馆的资源,同时提升实体参观的体验感。
鼓励博物馆设计更多互动性强的展览和活动,如多感官体验的展览、工作坊、讲座、亲子活动等,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建立反馈机制,让公众的意见能被纳入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中,形成良好的社群互动氛围。让博物馆更贴近公众生活,成为人们交流、学习和休闲的场所,增强民众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加强与学校、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育项目,将博物馆作为校外教学基地,支持学术研究,推动知识创新和文化交流。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确保博物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环保节能,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使“博物馆之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此外,加强与国际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引进高质量的海外展览,同时将中国的文化通过博物馆平台推向世界,提升北京乃至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公众参与、环境友好等多个维度,通过持续的努力,将北京塑造成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文化繁荣的世界级文化都市。
提升博物馆科研能力,强化公共教育职能
新京报:在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方面,首都博物馆还需要朝哪些方向努力?
谭晓玲:我们将不断更新和丰富展览内容,采用高科技手段和互动体验技术,使展览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不同年龄层、不同群体的观众。同时,注重原创性和特色性,强化北京地域文化的展示,使首都博物馆成为了解北京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
同时,提升博物馆的科研能力,不仅要做收藏和展示,还要成为学术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或主导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强化公共教育职能,设计多元化的教育项目。运用数字技术对藏品进行高精度数字化记录,做好线上虚拟展览、数据库等,实现资源的全球共享,拓宽服务范围。构建智慧博物馆体系,提升观众服务体验。
积极参与国际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秀展览,同时将中国文化和首都特色展览推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鼓励观众参与和反馈,形成良好的社群互动。加强与学校、社区紧密合作,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文物的科学保护与修复,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延长文物寿命。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保护与传承,维护文化多样性。
通过这些方面的持续努力,首都博物馆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在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展示、教育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逐步向世界一流博物馆的目标迈进。
新京报:在你心目中,未来的博物馆应该是怎样的?
谭晓玲:未来的博物馆应该更趋于多元化、沉浸化、交互化、可持续化,它将重新定义我们对知识获取和文化体验的期待。
未来,博物馆将深度融合最新的数字技术,创造身临其境的历史场景、自然环境或艺术作品体验,通过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手段,让每位观众定制专属的参观路线和解说内容,让参观学习变得自主、生动有趣。
博物馆不再是静态展示,而是互动的场所。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方式访问博物馆,参观者可以参与展品的创作、修复过程模拟,在线上平台与其他参观者或专家进行交流。
博物馆之间将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展览的全球化,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全球文化交流。探索创新的运营模式,确保博物馆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重视经济效益,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品牌合作等方式,拓宽收入来源,支持博物馆的自我发展。
在技术的辅助下,未来的博物馆将更加注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深层体验,通过故事讲述、情感共鸣的设计,让观众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深化观众的理解和感知。这样的未来博物馆,不仅守护着人类的记忆与智慧,更是激发创造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力源泉。
新京报记者展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