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反腐在身边]张大姐的“幸福账单”

高楼鳞次栉比,路路相通、街街相连,休闲广场、儿童乐园、便民服务中心一应俱全……在康保县张纪新城,现代化的居住设施,成为康保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康保县持续推进易地搬迁安置区建设和后续帮扶管理。张纪新城作为康保县张纪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让11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的1995户6016位易地搬迁村民住进舒适温暖的楼房。

4月20日,在张纪新城旁边的一家服装厂,厂里的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赶制订单产品。张娥既是张纪新城的居民,也是厂里的缝纫工,面对记者的采访,她的言谈中透着喜悦,“我在厂里每天工作半天,每月就能挣1400元。在家门口就业,不仅生活稳定安逸,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在这家服装厂,像张娥这样易地搬迁来的缝纫工还有20多人。

如何让易地搬迁群众住得好、留得下?产业是帮助搬迁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康保县不断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发挥区域生态优势,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抓招商、兴产业、上项目,帮助群众致富增收。在此过程中,康保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主动靠前监督、精准监督,保障产业项目资金安全运行、建设廉洁高效,以高质量监督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如今,张纪新城已建成了“10分钟服务区”和“三公里就业圈”,直接把厂房“拉”进安置点,把产业“安”在家门口,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河北鸿蒙制氢、中智天工光伏电站、康保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示范园区等多个项目集聚在此,带动张纪新城11个村的集体经济从2019年搬迁前的41.3万元飞跃至2023年的639万元,解决就业2200余人,人均月增收2800余元,实现了搬迁村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在家庭收入上,张娥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村委会帮她把家中的24亩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收入3600元;每年粮食补贴2280元;她在服装厂打工,为照顾小儿子上半天班,每月有1400元收入;丈夫在金丰薯业打工,每月有4000元收入,一年她的家庭收入就能达到7万多元。这是“有数的账单”,更让张娥感到欣慰的,还有“无价的财富”。“这里有舒适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贴心的服务,这样幸福的生活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张娥说道。

下一步,康保县纪委监委将统筹“室组地巡”力量,发挥联动优势,通过下沉一线走访、个别谈话、调阅台账等方式,以有力监督保障安置区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就业帮扶等惠民政策落地落实,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以监督执纪托起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

对未来的生活,张娥充满了期待:“我很庆幸,搬迁到了张纪新城,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只要双手不闲下来,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4年第10期,作者:苏海芸刘永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