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才能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香气。
我觉得这句话,放在甄嬛的身上,尤其合适。甄嬛并不是天生的清醒,天生的大女主。
她是通过一次次吃亏,一次次自我复盘,来一层层剥掉这个世界带给女人的诱惑和陷阱,才完成了清醒人设的塑造。
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很佩服她。即使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女人把爱男人,以及得到一个男人的爱,当做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但甄嬛,最终跳出了这个桎梏。
甄嬛第一次因爱而“飘”,是在第一次小产后。
甄嬛第一次小产,是因为安陵容送给她的舒痕胶里含有麝香,再加上在华妃宫里罚跪,长时间闻了欢宜香的原因造成的。
甄嬛一开始并不知道舒痕胶和欢宜香这背后的弯弯绕绕,所以将这笔账全记在了华妃的头上。当皇帝回宫的时候,她以为皇帝一定会狠狠惩戒华妃,为自己出气。
可皇帝考虑的不仅有后宫,更有前朝,只能轻飘飘地说:我们以后还会有孩子的。
这是甄嬛不能接受的,她开始恃宠而骄。她不停地找皇帝闹,不停地使小性子,结果皇帝不哄了,他开始动气,埋怨甄嬛不体谅他。他觉得甄嬛拎不清,太过骄傲,妄图左右皇权。
于是皇帝把甄嬛晾下了,后宫嫔妃迅速闻到了甄嬛失宠的味道。
失宠后的甄嬛,不小心冲撞了齐妃。齐妃被富察贵人两三句话挑唆,指使身边的丫鬟当众打了甄嬛的嘴巴,打得嘴角流血。
这是甄嬛第一次对爱情失望。她在这件事里认识到,男人的爱是瞬息万变的,是有利益筹码的。拥有男人的爱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它关键时刻并不能救你的命。只有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手段,掌握高于别人的权力,才能在后宫生存。
所以,甄嬛从这之后,她对皇帝的爱,就掺杂了权力的算计。她想办法复宠后,情爱在她的心里,再也不是第一位。
甄嬛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为什么会以为皇帝对自己的爱与众不同呢?这和皇帝给了她一个与众嫔妃不同的洞房花烛夜有关。
皇帝按照民间的习俗,给了甄嬛一个民间的“新婚”第一夜,使甄嬛觉得,自己是特殊的。皇后家世显赫又如何,华妃艳冠六宫又如何?
在甄嬛的眼里,皇后是看在太后面子上的摆设,华妃是朝堂博弈的棋子,只有她甄嬛才是偌大的后宫里独一无二的存在。
可最后她失算了,她算错了皇帝对自己的爱,使她明白:比起男人给的盛大的爱,能让一个女人,在后宫活命的,终究是要靠自己的本事。
甄嬛的的第二次“飘”,是误穿纯元故衣的时候。
当发现要穿的吉服坏了的时候,内务府总管说,有一件皇后穿过的旧衣服,和这件吉服很像,可以借来给甄嬛穿。当时甄嬛一口答应了,丝毫没有觉得不妥。
事后,皇帝大发雷霆,皇后说:莞嫔一向谨慎,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说明这事错的真的很离谱,稍微谨慎一点都不会穿。
但甄嬛就是穿了。皇帝很生气,将甄嬛禁足在碎玉轩还不过瘾,还在养心殿怒气冲冲,大骂众人。
其实啊,纯元故衣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皇帝早就想惩戒一下甄嬛了,这是多件事情积累的结果。
一件事,她算错了皇帝对华妃的感情。
虽说年羹尧该死,但皇帝却并不想华妃死。皇帝曾说,他觉得最幸福的事,是拥有宜修这个贤妻,和甄嬛华妃两个美妾。他并不想厚此薄彼,他想享齐人之福。
第二件事,甄嬛暴露了她的野心。
敦亲王殴打文官,闹得朝野沸沸扬扬,皇帝不给一个说法都不行。甄嬛分析局势,给皇帝出主意:从敦亲王妃下手解决此事。
皇帝大喜,但甄嬛接下来说了一句细思恐极的话:皇上的天意,臣妾还是能揣测几分的。
这句话让皇帝感到不安。甄远道刚刚在扳倒年羹尧的事情上立功,一时风头无两。而甄嬛,又这么清楚拿捏人性,善于操控人心。
这使他瞬间清醒过来:甄嬛已经不是以前的莞莞了,她现在已经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了,她野心太大了。
“飘”到这个地步,被赶出宫是迟早的事情。刚好误穿纯元故衣,提供了一个契机。
但有幸的是,皇帝是真的爱过甄嬛。虽然让她在甘露寺吃尽了苦头,但是最终还是给她抬旗赐姓接回宫了。
其实啊,甄嬛的两次“飘”,代表着女人在人生道路上应该提防的两个陷阱。
首先是爱情。爱是世间最美好,最值得奔赴的一场盛宴。但爱和“不顾一切”去爱是两回事。
爱情,可以是某个时间段的一个选择,但它不是人生的唯一。人生,有比爱情更为广阔的东西更值得去追求,去爱。
庆幸的是甄嬛,当她认清了“男人没有把爱看得多重要”这个事实之后,她就换了一种活法。希望我们能明白:爱情虽然重要,但它只是人生的调味品而已。
其次,与爱情靠不住一样,同样靠不住的还有“走捷径”,唯有永远的保持理智与克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永不妥协的心,才能走得更远。
甄嬛以为,只要打败了华妃,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人漫长的一生,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两件事而改变走向呢?
现实世界对于女人的诱惑和陷阱太多了,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努力提升自己的女人,都不会活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