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有可能筹备《星球大战》的第十部系列,观众们对此有些疑惑,《天行者崛起》已经把《星战》的内容讲完了,迪士尼如何让这部系列发展下去?《THR》的影评人基茨谈论了这个话题,他认为大型系列不会出现“完结篇”的概念,《蜘蛛侠》和《蝙蝠侠》就可以推陈出新,《星球大战》也能拍摄全新的系列。基茨希望《星战》更换体系,迪士尼需要跳出乔治·卢卡斯的体系,这部作品继续拍摄下去没有问题,当然该片的创造力也相当重要。基茨指出,《星战》的后传三部曲依旧使用了原来的体系,虽然这些作品的很多细节可以引发影迷们的怀旧情怀,不过大型系列长期没有更换体系,观众们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埃曼·埃斯凡迪加入《阿索卡》的剧组,这位演员拥有一张典型的中东面孔,显然这部外传包含了很多元素。基茨对此进行了评价——埃斯凡迪促使 《阿索卡》走向多元化。拥有非裔血统的罗莎里奥·道森是这部系列的主角,黑人混血演员成为正统英雄的饰演者,这是迪士尼在科幻片的突破。埃斯凡迪也加盟了这部作品,这件事情促使《阿索卡》拥有多元化的理念,演员阵容的种族越多,该片走向多元化的程度也越深。迪士尼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面一向处于领先地位,拉丁女孩伊曼·韦拉尼主演了《惊奇少女》,该影业在这个阶段启用了不同种族的演员,女性英雄的比例上升,这就是多元化的体现。
很多人只听说过一部系列更换创作背景,基茨提出《星战》需要更换体系,这种体系到底是什么东西?基茨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大型系列的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战斗精神,与环境或者创作背景的关系不大。在前传、正传以及后转当中,《星球大战》的绝地武士是重要的中轴线,这些绝地武士不能拥有私人的感情,以便随时随地投入战斗。然而从影片的发展格局来看,这种教条化的体系也不适应当今影坛人们的态度,预期让阿纳金这种主角“打破戒律”,那还不如重塑体系。绝地武士的感情戏场规划了之后,虽然比重不需要太大,那样《星战》的第十部系列,才会让人感到不那么压抑。
当然,《星球大战》的资深粉丝也有这样一种顾虑——一旦该片改变了体系,也就等于这部系列的作品出现了转型。如果转型成功还好说,若是改变失败,显然该片无法吸引到新粉丝,还流失了一堆老粉丝,这样基茨的建议就得不偿失了。基茨也强调这只是自己的希望,愿望和真实情况之间仍旧具有差距,到时候迪士尼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更换体系。乔沃茨版本的《蜘蛛侠》三部曲在质量不突出的时候,还能得到优秀的收视率,因为这位导演改变了该片的传统体系。所以说,基茨希望《星战》更换体系。
关于《阿索卡》的演员阵容,基茨认为怀旧与惊喜并存,海登加盟这部系列,这就说明了迪士尼还想保持《星战》原本的格调,毕竟阿纳金是阿索卡的师傅,这一点无法改变。而且在动画剧集当中,《阿索卡》就是一位混血少女的形象,主角选择一位非裔演员没什么问题,多元化就要看配角。埃斯凡迪在好莱坞根本就没有名气,他的履历非常单薄,关于他的新闻也是猜测他能否饰演《阿拉丁》。迪士尼能够找到埃斯凡迪,无非也是为了平权,看上去这是面子工程,实际上在基茨看来,里面的学问很深。
有些人担心迪士尼是为了平权而“强行多元化”,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增加观众们的好感度,而不是影片或者剧集的质量有所提升。笔者(沾沾自喜看电影)记得有些粉丝开过这种玩笑——如果不是伊万和海登的年龄不算太大,《欧比旺》的剧组没准就找两位黑哥哥来饰演欧比旺和阿纳金。这个观点无疑讽刺了好莱坞为了多元化而不择手段的问题,一部作品如何走向多元化?这需要合理的推动者,促使该片往多元化的格局发展。埃斯凡迪多半是《阿索卡》的重要配角,他倒是可以促使多远化的进程,这种手段自然、不太牵强。所以基茨认为,埃斯凡迪促使 《阿索卡》走向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