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其实啊,要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真本事,不用跟他处得有多深,就看他平常咋做事,很多时候一下子就能看出点门道来。
那些没啥本事的人呢,身上一般都有三个特别明显的毛病,就跟明镜儿似的,一眼就能瞧出来。

一、推卸责任成习惯,遇事总怨天尤人
咱在职场上啊,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同事。
比如说有个项目没完成,他马上就怪领导没给够资源;业绩排在后面了,就埋怨市场环境不好;被客户投诉了,又怪人家客户太挑剔。
这些人就跟“甩锅达人”似的,不管啥问题,都能一股脑儿地推到外面去,好像自己永远都是那个无辜的“受害者”。
我给你们讲个例子,我们公司有个小张,每次项目一出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找借口。
一会儿说“这个客户太难缠了”,一会儿又说“数据部门不给力”。
时间长了,同事们都躲他远远的。
心理学上有个“控制点理论”,说的就是那些把失败都归咎于外部环境的人,往往没什么行动力,对生活也没啥掌控感。
真正有本事的人呢,会把问题当成成长的机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用实际行动去扭转局面。
那要是碰到这种情况该咋办呢?
其实也简单,遇到问题的时候先自己反省反省,从自己能改变的地方开始着手。
别老抱怨“怀才不遇”,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我是不是已经尽全力了?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

二、眼高手低爱空谈,行动永远跟不上野心
生活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整天把“我要创业赚大钱”“我要成为行业大佬”挂在嘴边,可手头那点工作却敷衍得不行。
就像《围城》里的方鸿渐,空有一张留学文凭,却整天虚度光阴,到最后一事无成。
我有个朋友叫阿明,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毕业的时候,那些“小公司”的offer他都看不上,总说“我的能力值得更好的平台”。
结果呢,三年过去了,还在家里啃老。
眼高手低的人啊,往往害怕失败,不敢从小事做起。
这就好比盖高楼,地基都不愿意打,还想着盖多高的楼呢,最后只能在幻想里浪费时间。
那这种情况该咋解决呢?
其实也不难,把你的“野心”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行动。
想创业就从学习行业知识、积累人脉开始;想升职就从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起步。
脚踏实地的人,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三、负能量爆棚成常态,开口必是“不可能”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朋友?
你兴致勃勃地跟他分享新计划,他马上就给你泼冷水:“这肯定不行,我之前试过”;你努力备考考证,他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考这个有什么用,还不是照样打工”。
这种“负能量传播者”就像个情绪黑洞,不仅把自己搞得一团糟,还把身边的人也拖垮了。
他们通过打击别人来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却不知道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默默地努力,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那要是碰到这样的人该咋办呢?
很简单,远离那些“精神吸血鬼”,多跟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
当你身边总有人说“不可能”的时候,不妨多和那些正在努力行动的人交流交流,他们的正能量会感染你,让你发现更多可能性。

四、没本事的根源:认知局限与自我设限
这三个毛病看着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啊,都源于同一个问题——认知局限与自我设限。
推卸责任的人,不敢面对自己的不足;眼高手低的人,用幻想来逃避现实;传播负能量的人,在自我否定里越陷越深。
就像南怀瑾先生说的:“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有本事的人啊,往往能跳出自己的局限,用行动去突破困境。
他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甩锅”上,而是把精力都用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
他们不会整天沉迷于空谈,而是用实际成果来说话;
他们更不会用负面情绪去影响别人,而是传递希望和力量。

五、改变从自我觉醒开始
当然了,谁也不是天生就完美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些毛病。
关键在于能不能意识到问题,并且主动去改变。
当你发现自己总是抱怨、逃避、否定别人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三个方法:
第一,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别老说“我做不到”,换成“我现在还没做到,但可以学”。
第二,从小事做起,建立“成功飞轮”。完成一个小目标,获得正向反馈,激励自己继续行动。
第三,远离那些消耗你的人,靠近积极向上的人。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不小。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本事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与其整天纠结于“有没有本事”,不如脚踏实地,在每一天的进步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毕竟啊,真正的本事,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标签,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