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关于白玉兰奖的提名成为话题。5月30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公布后,热播剧《追风者》因演员报奖名单引发热议。在已公开的“最佳男主角”奖项提名中,在《追风者》中饰演“沈图南”的演员王阳入围,但有网友提出质疑,《追风者》官宣阵容时,王阳排在领衔主演第三位,而排在领衔主演第一位的王一博并没有被提名。
而这也引发了一些粉丝群体的巨大反应,有的是质疑评奖,有的是在网络上掀起了骂战,甚至演变成对其他演员人身攻击,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制造了不小的动静。
目前各方似乎都在努力平息事件的影响。两位牵涉其中的演员都进行了回应,电视剧《追风者》也发布了声明,从整体的语气看都是相互理解、支持。而微博也在6月5日发布消息称,围绕“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654个账号恶意拉踩引战等被禁言。
如今复盘整起事件,让人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饭圈气息。这一次,似乎又有干预专业评奖的架势,也令不少旁观者皱起了眉头。
当然,粉丝为偶像的落选感到遗憾是正常的,这也是专业评奖向社会公开的目的,这本身就要经历大众的审视,这也是评奖公信力的来源所在。尤其考虑到白玉兰奖作为中国电视剧三大奖之一,其行业地位相当尊崇,粉丝对此非常在意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部分粉丝的意见,变成了一种极端的表达,甚至是火药味甚浓,这就未免越界太远了。
事实上根据梳理,包括白玉兰奖在内的国内外奖项,都出现过不少讨论,一些呼声很高的演员落选、一些戏份不多的演员提名主角云云。但这种讨论,或许才是这些奖项的价值所在,它代表一种专业的审视,是流量、收视率之外的考量。这或许不完美,难以令每个人满意,却是唯数字论的影视行业里弥足珍贵的“倔强”,这是学院派视角难得成为主角的时刻。
一些粉丝质疑这种标准,从理性讨论的层面而言,无可厚非,但要通过围观造势为偶像“争奖”,这是不能接受的。很多人围观者对这部分粉丝的表现不满,也是因为人们实在不太喜欢一个赢者通吃的现象——明星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已经是成功了;但是要让专业标准也要为自己量身定制,不给行业留下些许“冷眼旁观”的空间,这太过霸道,也一定不是影视行业应有的生态。
就在这起风波发生的前两天,白玉兰奖其实也发生了另一起新闻:《繁花》中“爷叔”的扮演者主动放弃参评白玉兰奖,称要把机会给年轻人。这是令人欣慰的故事,也被网民盛赞一种气度。
当然,人们没法强求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淡泊,这不现实也没必要。但这至少是个提醒:演员包括粉丝群体,其实都需要考虑公共形象,在面对荣誉、奖项时也要考虑什么是风度和体面。一种更加成熟的公共表达,更加理性的应援模式,终究是粉丝群体的必修课。
随风而过
恶心人 恶心的奖
三锅三万
沈图南和魏若来,谁是历史洪流中的主角?谁是创作者代入和共情的人格?我是剧粉,为不公正维权,剧方小心思太多
浅色暗纹 回复 06-06 16:52
我是路人,只要报名和入围本身不违规,就抵制有小心思的粉丝以维权之名行恶意网暴之实[得瑟]
小怪
粉圈思维真的要不得。作为路人,我一路看下来,扯什么正反脸谱,不能让“反派”获奖,不能是作为男主角去评奖,否则影响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我真的是服了。粉圈真的是感人的逻辑鬼才,贯会偷换概念。什么时候评奖,跟候选人演反派还是正派有关系?还扯什么历史正名。王阳提名主演,而不是以“男主角”,白玉兰也明确说可以提两位,只要候选人戏份足够比例。路人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