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鹅驱虫时间表,山区散养监测,药浴浓度配比,对照参数须知

小青养殖 2025-02-19 20:00:35

家养鹅驱虫时间表,山区散养监测,药浴浓度配比,对照参数须知

在咱们的养殖生活里,养鹅是不少人选择的项目。鹅这东西啊,浑身都是宝,肉能吃,味道鲜美,还能产蛋,蛋的营养也丰富。而且鹅长得胖胖的,模样看着就喜人。

咱先说说这山区的养殖情况。山区有它独特的地理环境,那地形啊,有高有低的,很多地方植被茂盛。在山区的散养鹅,就有它的好处。散养的鹅能自由活动,吃的是山里的虫子、野草这些,养出来的鹅品质好,肉质紧实。可这散养也有麻烦事儿。

就说这驱虫的事儿吧。在山里散养的鹅,接触的环境复杂,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就大。我听说过邻村李大哥的例子。他在山区散养了一群鹅,刚开始没太在意驱虫这事儿。结果过了一段时间,鹅的采食量下降,精神也不好,还掉毛。李大哥就赶紧找村里的兽医来看。兽医检查后说,就是体内寄生虫太多了。像绦虫、线虫这些寄生虫,会影响鹅的健康,导致鹅长得慢,甚至生病死亡。这说明啊,在山区散养鹅,驱虫是多么重要的事儿。

那这驱虫的时间表怎么安排呢?一般来说,在雏鹅出壳后的20到30天左右就可以进行第一次驱虫了。这个时候的雏鹅开始活跃起来,对周围环境的接触增多,容易感染寄生虫。到了鹅长到3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再进行一次。1年之后,每2到3个月也得驱虫一次。因为随着鹅的生长,它们活动的范围可能更广了,感染的几率也在增加。

在驱虫的时候啊,药浴可是个办法。可这药浴的浓度配比很关键。要是浓度高了,容易伤到鹅的皮肤和羽毛。要是浓度低了,又起不到杀虫的效果。给大家说说常见的几种驱虫药浴液的配比吧。像用伊维菌素,水里面的浓度大概是0.02%到0.03%左右。还有阿苯达唑,浓度可以在0.1%到0.2%之间。这可不是随便定的,都是在很多养殖户的经验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

在云南山区,有个陈姐散养了一些鹅。她就说啊,她一直按照这个浓度去配制药浴液来给鹅泡澡。刚开始她还担心会不会伤到鹅,可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鹅很正常,而且鹅身上的虫子少了。她跟我说,这驱虫后的鹅,羽毛顺滑多了,活动也更欢实了。

咱们再说到绿植,这在养殖鹅的地方也挺有讲究的。比如说薄荷,这是一种常见的绿植,它的味道清爽,鹅也比较喜欢在薄荷旁边活动,薄荷的味道还能驱赶一些蚊虫。还有藿香,它有一种特殊的香气,也有驱虫的效果。再比如说鼠尾草,有的地方叫南苏丹紫草,它在一些山区长得旺,鹅吃了它的嫩叶能补充营养。还有酸模,它的叶子富含营养,鹅吃了有助于健康。还有就是鱼腥草,夏天的时候,鱼腥草周围的鹅都不容易生病。不过呢,南北地域差异也有影响。在四川的山区,气候湿润,薄荷长得特别好,鹅也很适应。可是在北方的山区,气候比较干燥寒冷,薄荷的生长就没那么旺盛了。所以在北方,可能要更注重藿香、鼠尾草这些比较耐寒的绿植。

在驱虫的监测方面,也得重视起来。比如说,在每次驱虫前后的半个月,要多观察鹅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还有粪便。如果发现鹅的精神突然变得差了,采食减少了,粪便不正常,那就得赶紧检查是不是驱虫有问题,或者是又感染了新的寄生虫。

从南北地域差异来看,在南方的广东山区啊,天气炎热潮湿,寄生虫滋生的速度快。这里的养殖户可能会发现,在夏季,鹅体内外寄生虫的出现频率比较高。所以在这边的驱虫可能要更频繁一些,药浴的频率可能每个月都要一次。而在北方的东北山区,天气寒冷,寄生虫的活动相对缓慢。驱虫的时间间隔就可以适当长一点。

我认识一个南方的养殖户,他说他在广东山区养鹅。他发现每到夏季,鹅舍周围的草丛里虫子特别多,鹅吃了那些虫子就容易出现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他按照驱虫时间表和药浴配方来操作,还经常给鹅舍周围的草地除虫,定期更换一些绿植来驱虫。可是在北方的一个朋友,他说在辽宁的山区养鹅,冬季的时候基本不太用做驱虫的事情,主要就是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按照时间表操作。这就是南北地域差异对驱虫的影响。

说到这,我再给大家说说在山区的散养鹅,除了驱虫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比如说在雨季的时候,山区容易积水,要是鹅舍的排水没做好,鹅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在四川凉山地区的一些小散养场,曾经就发生过因为排水不好,鹅在潮湿的鹅舍里住着,结果出现了好多病鹅的情况。还有在山区散养的鹅,要注意防蛇咬。我老家有个朋友的弟弟在湖南山区养鹅,就有鹅被蛇咬了,那鹅受伤后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很容易感染死亡。

在山区养鹅,饲料的成本也有差异。南方山区的野草种类多,虽然质量可能没有专门配的饲料那么好,但是成本低。可是北方山区野草相对少,有时候就需要适当补充一些饲料。比如在陕西山区的养殖户,到了冬天,就得储备足够的干草来喂鹅。

在山区散养鹅,防疫也是重要的一块。不能说驱虫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要定期给鹅打疫苗。在广西山区,有个养殖户因为没有及时给鹅打禽流感疫苗,结果全群鹅都被传染,损失惨重。

再来说说不同品种的鹅在山区的适应情况。像狮头鹅,这种体型大的鹅,耐热能力强,适合在南方山区散养。它的活动量大,在山区的散养环境中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而太湖鹅,体型小,适应能力强,无论是南方的湿热山区还是北方的干冷山区,都能较好地适应。

对于驱虫药的储存也有讲究。如果储存不当,驱虫药可能会失效。在山区,夏天的天气炎热,要把驱虫药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比如在湖北山区的一个养殖户,他把驱虫药放在了太阳直射的地方,到了使用的时候发现药已经失效了,结果鹅驱虫没起到效果,后来又重新驱虫。

咱再说回这驱虫药浴的浓度检测。不能只靠感觉来配比。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测浓度的小工具,虽然便宜,但是很实用。在湖南娄底山区的一个小养殖场,以前都是凭经验配制药浴液,结果老是把握不好浓度。后来用了测浓度的小工具,就把药浴液配得特别准确,鹅的反应也很好。

在驱虫时间的把控上,也不是说严格按照30天/2个月这个时间就很精准。如果发现鹅有异常,随时进行驱虫检查也是可以的。在江西山区的某个鹅场,本来按照时间表是要再过一个月才驱虫的,但是发现鹅的活动量突然减少,还有个别鹅拉稀的情况,赶紧就去驱虫检查,发现是有新的寄生虫感染了。

在山区养鹅,还得考虑到水源的问题。好的水源对鹅的健康很重要。在云南的山区,有些地方的泉水水质特别好,养出来的鹅不仅健康而且味道好。但是在其他一些山区,如果水源被污染了,鹅就很容易生病。

在山区的养殖场地选择方面,要远离一些嘈杂的地方和有污染的工厂。在福建山区的鹅场,如果靠近公路或者工厂,鹅容易受到惊吓,而且会吸入一些污染物,影响健康。

还有在鹅的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像仔鹅阶段,蛋白质的需求比较高。在安徽山区的养殖户,在仔鹅阶段会适当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这样鹅长得就快,免疫力也强。

对于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很重要。不能为了多养鹅,过度开发山区的植被。在浙江的山区,有些养殖户以前为了扩大养鹅规模,砍伐了很多山林,结果后来山林植被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好了,鹅也因为野草减少而生长受到影响。

说到这里,我觉得还有个挺值得探讨的问题。那就是在山区散养鹅,有没有一种更绿色环保、成本又特别低的驱虫方法呢?是采用一些特殊的植物的种植组合,还是利用山区的一些天然环境条件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来讨论吧,说不定哪位朋友就有很好的想法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