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的的 | 编辑:葛伟炜
“翻身仗没那么好打。”
烟花爆竹是个神奇的东西,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隐没于人们的视线外,存在感并不强烈。但逢年过节又会重回大众视野,伴随着中国人心中传统的仪式感,仿佛没有四溢的烟火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生活就会卡在某个节点,无法开启新的一年。
如今,年关将至,与烟花爆竹相关的新闻明显增多。元旦恰逢防疫政策放开,很多人选择用烟花释放压抑已久的情绪,然而,这一行为与现行的禁燃政策产生了矛盾。
关于禁燃令是否该放开的讨论一直存在:一派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环境,也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要遵循国家政策,严格禁燃;另一派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大家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是“年味儿”的体现,定时定点燃放并不会对环境产生太大影响,应该放开。
随着今年各地禁燃限燃政策的相继出台,两方的讨论愈演愈烈。
自去年12月以来,全国多地针对烟花爆竹的燃放时间和区域做出了调整,以山东为首,东营、滨州两市两地率先明确春节期间可以有限制地燃放烟花爆竹;大连市也发布通告,控制燃放区域以及之外区域,除夕燃放烟花爆竹不限时。虽然禁燃的城市依旧占据多数,但仍有人将此视为政策松动的信号。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禁燃令放开可能只是意味着年节的娱乐多了一项。但烟花爆竹从业者们,却嗅到了已走了数年下坡路的花炮行业的一线生机。
那么,“政策松动”真的将成为花炮行业翻身的信号吗?
限燃放开又禁燃,花炮行业的前世今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禁燃令首次出现,在随后的三十几年间断断续续对全国各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北京为例,1993年开始,北京城八区禁放;到了2005年,北京市由“禁放”改为“限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大脚印”烟花,使烟花爆竹一度销量火爆,也让花炮行业迎来了数年来的销售巅峰,2009年春节,北京市三大花炮批发商的备货量是75.5万箱,最终卖出60万箱,比前一年增加了37%。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脚印”烟花,图源Caistudio
2015年,全国各地开始出台政策,大规模禁止烟花爆竹的燃放,违者将被罚款处罚。
2016年修订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的地点,并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虽然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政策,但整体趋势还是在转向禁燃。
北京也于2017年规定,在五环路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到了2022年1月1日,除限定区域外,全年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说烟花爆竹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北京市民的视野。
可以将北京视为全国各地烟花爆竹燃放现状的一个缩影。2017年,北京的烟花爆竹临时销售网点有511个,到了2019年迅速缩减为37个,2021年仅剩10个,而到了2022年,烟花爆竹临时销售网点已不复存在。
放眼全国,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烟花爆竹相关企业60.8万家。近几年,新增注册的烟花爆竹企业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2021年分别新增5.5万家、4.7万家、5.0万家,2022年仅有4.5万家新注册企业。很多相关人士都觉得,如果政策再不放开,这一行业将名存实亡。
2022年底,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初步放开,人们压抑已久的情绪急切需要一个出口,恰逢年关,烟花爆竹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借以发泄的娱乐工具。
随着部分城市禁燃政策的调整,一则“国内将放开烟花燃放政策”的传闻在网络中流传,不禁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甚至让市场燃起了对“烟花概念股”的追捧。
ST熊猫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烟花上市公司,2022年12月5日以来,在13个交易日内收获9个涨停板,阶段涨幅达40%。
花炮行业内部似乎也恢复了部分信心,拿“花炮之乡”湖南浏阳举例,根据企查查数据,目前存续、营业的烟花爆竹企业有2111家,2014年新增注册企业140家达到峰值,但2015年之后每年新增注册企业呈现断崖式下跌,每年新增注册企业仅数十家。
图源浏阳花炮官网
而到了2022年,新注册企业数量一跃而起,变成292家,几乎接近之前4年的总和。有业内人士认为新的转机即将到来,并开始对未来产生期待。
朋克过年的年轻人,追求“赛博仪式感”烟花爆竹行业的春天真的要来临了吗?很多从业者认为不该盲目乐观,且不论政策是否真的放松,单就消费者需求而言,最近几年已经远不如前。
一方面,烟花爆竹下长大的一代人正逐渐步入中老年,另一方面,生长于城市的年轻人中,有不少嫌鞭炮声吵闹、不环保,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在家里看个热闹还好,亲自燃放还是算了吧,声儿大吵得慌不说,还冻手冻脚,关键也不安全”。
显然,中老年人大多觉得烟花爆竹与年味挂钩,而对于Z世代年轻人来说,庆祝年节的仪式并不只有这一项,一顿饭、一份红包、或者是微信转发一条下载的烟花视频,都比费时费力的燃放要方便得多。
此外,电子烟花爆竹正逐渐成为传统花炮的替代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的电子烟花是通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发热点火,利用喷向空中的彩色纸屑反射彩色灯光,再结合哨子发出的啸叫声来产生火药烟花的燃放效果。
与传统烟花相比,电子烟花属于环保烟花,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不会污染环境,但仍属于易燃品。在一些城市的传统烟花禁燃区域,电子烟花却是可以燃放的,因而成为了喜欢年节热闹气氛的年轻人的新选择。
而对于并不热衷于“热闹”的年轻人,他们更热衷于“赛博过年”——通过小小的一方手机屏就能获得所有的仪式感。
打开苹果应用商店搜索烟花,可以搜到各式各样的烟花模拟器,结合AR功能和3D声效,对于“只听个热闹”的年轻人来说就已足够。
图源Fireworks Mania烟花模拟器
还有一些专为年节准备的线上烟花燃放App,点击“放鞭炮”的按钮,屏幕上的鞭炮便会被点燃,手指上滑,屏幕上还会绽放出绚烂的烟花,结合分享给好友送祝福的功能,便能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其实不止燃放烟花爆竹,年轻人的很多仪式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比起提前选购烟花,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抢一个好看的红包封面,大年三十当天发给亲朋好友,与众不同的各式红包封面便成为了自己的社交货币。
显然,年轻人中流行的不可阻挡的趋势是,赛博扫墓、数字祭品、电子木鱼、Hi-Fi梵音……任何“神圣”的线下行为都可以被搬到网络上,比起现实中繁缛的礼节,他们更加注重心理上的行为满足。
对于年轻人来说,就算禁燃限制不复存在,他们对于烟花的消费需求仍不算旺盛。而这一点,正是花炮企业从业者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坚守自我,还是转型?禁放限放政策之下,结合市场现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花炮企业选择了转型。
以“烟花第一股”ST熊猫为例。2001年,熊猫烟花的前身浏阳花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8年,熊猫烟花因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烟花燃放后一炮而红。2008~2012年,公司营收从1.73亿元持续上升至2.55亿元。
但随着政策的收紧,2013年熊猫烟花的营收跌至1.62亿元,同比下滑36.37%。2014年,公司选择转型当时比较火爆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更名为“熊猫金控”,但后续便出现了兑付危机。
一番折腾之后,在2020年熊猫金控又转回了老本行,专注于烟花出口贸易,并依靠烟花出口成功地渡过了难关,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熊猫金控营收分别为1.75亿元、2.89亿元和2.40亿元,经营指标持续向好。
选择转型或走向出口的花炮企业远不止熊猫金控一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出口国。据悉,中国烟花爆竹产量占全球的90%,出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80%。
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1年度,中国烟花爆竹累计出口32.29万吨,金额累计51.9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和16.5%,亚洲、北美和西方国家都是中国主要烟花爆竹出口市场。
2022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燃放的烟花便来自江西萍乡;而据美国烟花协会数据显示,全美大型表演中使用的烟花75%都产自中国,个人燃放的烟花则98%来自中国。
仅2022年,“烟花之乡”浏阳的烟花企业在国内外燃放节庆焰火已经超过了500场。
这些数据似乎预示着,出口贸易已成为花炮企业的新生机。
最初更换主营业务方向或是从事出口贸易,可能是花炮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但行动较早的企业往往占据主动权,已经尝到了甜头。
然而,企业转型与跨界若是走得太远,往往得不偿失,容易出现亏损,转型失败的熊猫金控即是最佳例证。
对于想要实现持续经营、转型升级的烟花爆竹企业,还是应当在抓住市场机会的同时,找准自己的发展道路,逐步向高端智能多元方向发展,适时向外寻求出口,而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地位,等着市场和政策转好。借东风是其次,花炮企业是否能够成功翻身,最终还是得靠自身的硬实力与前瞻的规划。
毕竟,自己点燃的引线和等着别人点燃再炸响,感受还是大为不同的。
今日话题:你支持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吗?
墨台辟邪
年轻人就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