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注意!新生儿这15个部位千万别碰🌟

甜心宝妈圈 2025-04-16 16:18:50

👶🏻宝宝出生后,新手爸妈总是充满好奇。但你知道吗?有些部位看似平常,却藏着宝宝脆弱的安全隐患,今天就来聊聊新生儿的“禁区”,帮你避开雷区,科学护理小宝贝!

⚠️ 1. 头顶“软绵绵”的囟门

宝宝头顶的囟门是颅骨未闭合的区域,像一块“天窗”。虽然柔软,但千万不能用力按压、抓挠,更别用指甲扣!

正确做法:洗头时用指腹轻柔按摩,避免用力抓挠。如果发现囟门异常鼓起或凹陷,及时就医。

⚠️ 2. 脆弱的耳朵

新生儿耳道很窄,掏耳朵可能损伤耳膜!洗澡时用棉球轻轻堵住外耳,别让水流进耳道。一定要轻哦。

冷知识:宝宝耳后有“乳突”,是胎脂堆积的正常现象,别误以为是“脏东西”擦拭!

⚠️ 3. 水汪汪的眼睛

宝宝眼睛娇嫩,分泌物别用手直接擦!用生理盐水棉签从内到外单向擦拭,避免交叉感染。

⚠️ 4. 脐带护理区

脐带脱落前,保持干燥最关键!洗澡后用75%酒精棉签消毒,别让纸尿裤摩擦伤口。

误区提醒:脐带残端发黑是正常脱落过程,别盲目用药。

⚠️ 5. 指关节与脚趾

宝宝手指关节细小,别强行掰开拳头或掰脚趾矫正!自然活动即可,强行掰动可能损伤韧带。

⚠️ 6. 脚后跟采血区

出生后采足跟血是常规筛查,但日常护理时别随意按压脚跟,避免局部淤青。

⚠️ 7. 脊柱与脊椎骨节

新生儿脊柱尚未发育完全,抱娃时要托住头颈和臀部,避免“拎胳膊”或“摇晃”造成脊椎压力。

⚠️ 8. 鼻腔与咽喉

别用棉签清理鼻腔分泌物!宝宝会自己打喷嚏排出,鼻塞严重可用生理盐水滴鼻。

注意:拍背排痰需用空心掌轻拍,力度要像“拍蚊子”一样轻柔。

⚠️ 9. 嘴唇与牙龈

宝宝嘴唇干裂时别涂润唇膏,用温毛巾轻敷即可。出牙期牙龈肿痛,可提供磨牙棒,别用成人口嚼食物喂食!

⚠️ 10. 颈部褶皱处

颈部皮肤薄嫩,别用粗糙的毛巾擦拭。洗澡后用吹风机冷风档吹干褶皱处,避免湿疹。

⚠️ 11. 腹股沟“小鼓包”

宝宝腹股沟可能有疝气,别强行推挤鼓起的包块!平躺时用棉垫垫高双腿,减少哭闹时的腹压。

⚠️ 12. 脚底与足弓

别信“掐脚底止啼哭”的老说法!用力拍打足底可能引发惊跳反射,反而让宝宝更哭闹。

⚠️ 13. 生殖器区域

男孩阴茎别强行翻起清洗包皮,女孩外阴用温水轻洗即可。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拉扯。

⚠️ 14. 腹部肚脐周围

换尿布时用“U形”法避开肚脐,避免纸尿裤摩擦。宝宝打嗝时轻拍背部,别按压腹部防胀气。

⚠️ 15. 指甲与脚甲

宝宝指甲长得快,每周剪2-3次。用婴儿专用指甲剪,剪后磨平边缘,避免抓伤自己。

📌 护理小贴士

✅ 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用手肘内侧试温更准!

✅ 抱娃时始终支撑头颈,像捧“易碎品”一样小心。

✅ 宝宝皮肤薄,选择纯棉衣物,别用带绳带的衣物防缠绕。

✅ 定期检查宝宝四肢活动是否对称,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

👶🏻 最后提醒: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护理时保持耐心观察。如果发现红肿、发热、异常哭闹等情况,别自行处理,及时联系儿科医生!科学护理,让宝宝健康成长每一天!

0 阅读:2

评论列表

甜心宝妈圈

甜心宝妈圈

1
2025-04-17 09:31

让我们更好的关注宝宝[鼓掌]

甜心宝妈圈

甜心宝妈圈

每次跌倒都是伏笔,坚持起身就能书写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