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5374d54e14bd53c351396d9b24fdde3.gif)
2023年,还有没看过短剧的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0ef62e690f030773a5f533e996ce1f5.png)
单纯善良的灰姑娘嫁入皇宫后,随着大权在握逐渐黑化,利用皇家权势报复继母,终于报了自己的杀母之仇。
这是美国本土的爆火短剧。
这剧情,像不像咪蒙家刚被下架的《黑莲花上位手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29d3f6912c2c422213a19ac478f899e.jpg)
不用奇怪,这么熟悉的配方,就是中国制造。
先婚后爱、复仇、虐恋情深、霸总爱上我……这些在国内已经百试不爽的爆款题材,出海后也大获成功。
为了更加适应本土口味,出品方甚至还添加了“狼人”“丧尸”“吸血鬼”等美国民众更加熟悉的元素。
中文在线旗下的短剧软件ReelShort在欧美应用商店也成为下载榜上的黑马,一度力压霸榜多年的抖音海外版TikTok。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b5d79793a85039b458ce12b1a27fa10.jpg)
ReelShort的火爆,也连带中文在线多次涨停。
到本月中旬,中文在线在近8个交易日已经累计大涨超过120%。
这亮眼的成绩,吸引了新阅时代、畅读科技、九州文化等厂商跃跃欲试,想要在海外市场分一杯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b9043e450ebc1168a59b3d84ce75e41.png)
比海外市场更加疯狂的,肯定还是本土市场。
2023年暑假,济南开往上海的高铁上,一节车厢里至少有4个人在刷同一部短剧:
《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
这部爆款短剧24小时用户充值破1200万。
这还不是最爆的短剧。
这对CP感十足的男女主,还有另一部《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24小时充值流水破2000万。之后又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充值破3亿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b0462d9a5285d0c2180cd2ade935d1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a697b995031a14ac8284c461d53e02a.jpg)
“真樾CP”作为炙手可热的组合,一时之间也成为了“充值”保证。
真樾所在的原上慕光,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像他们一样,目前几乎是头部的短剧制作团队,还有将近30家。另外还有几百家紧随其后的团队。
甚至,像推出过《琅琊榜》《知否》的正午阳光这种金牌影视团队也准备入局,推出过《安家》《三十而已》的柠萌影业已经有了爆款短剧《二十九》。
掌阅科技、果麦文化、遥望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开始入局短剧。
一些已经在影视剧中小有成就的演员,也开始转战短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4e434a1fa85b0863d887833c1e01395.jpg)
(杨蓉出演的微短剧剧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c97c2e303bb3a7a6761395059661a84.png)
(保剑锋出演的微短剧剧照)
毕竟,成本不到50万,7天拍完8天就能充值过亿,试错成本极低,性价比极高,这样的生意,谁不想来试一下呢?
2022年9月开始布局微短剧业务的点众科技,作为短剧平台方,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为了2023年中国互联网公司100强。
这个榜单的前排都是企鹅、蚂蚁、猫、狗、度娘这些老牌巨头,原神的米哈游排15,爱奇艺18。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80ba00c6b5317015f1d3c5e9141bd67.jpg)
点众,凭借短剧,一年时间,排名就冲到了68名。
11月10日,带有短剧概念的天威视讯,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七连板”的战绩也代表了资本市场对短剧概念股的预期。
这样的战绩,吸引了更多大佬下场。
比如,有国企背景、中广电传媒旗下的河马剧场,抖音的“番茄短剧”等。
一个短剧金字塔初具规模。
资本雄厚的大佬们做平台,有经验的大佬们做内容。
还有众多想试水拍剧的玩家,以及无数跃跃欲试的金字塔底部的网文作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ecd45c9fa4316f50bd9b3838253f927.png)
2023年3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722732520f3e6ac08e9b7163d5e1b17.jpg)
这份报告里有十个核心发现,其中几个是这样的,截至2022年12月: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到了10.40亿;
泛视听产业市场规模达到7274.4亿元;
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短视频是168分钟,综合视频是120分钟;
最近半年内,一半以上的短视频用户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单集时间很短的动漫)。
微短剧成为视听新势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2a2d8cdd1bc2dbfcd120723752266c9.jpg)
短剧到底让人多上头?
有位基金经理为了调研短剧市场,充值9.9元,结果一口气看了35集。
“第一次看霸道总裁剧很上头”,这是他最直观的感受。
同样感觉上头的,是10.12亿短视频用户里的一半以上。
而这些短剧用户里,73.04%是女性,男性不到27%。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71b524063f940b7dabed483c2ebbc74.jpg)
整个短剧行业,对受众的整体画像非常清晰明确:中老年群体、下沉用户。
行业内做了更细致的划分:小程序短剧以男性用户为主,平台短剧以女性用户为主。
小程序短剧的用户画像,就是生活在三四线城市、3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这类用户占比7成以上。
针对男性用户创作的短剧,大多是软色情,主打一个简单粗暴地擦边,不追求内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08d0a9b4ffc01b60a84de93532c947e.jpg)
剧中的男主大多是以底层低微身份出场,隐瞒真实背景或者经历奇遇,身份转变为高不可攀,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们的人惊掉下巴。
当然,更爽的点还在于总会有漂亮温柔的女主一直看好男主,助力他爱情事业双丰收。
整体就是主打一个“爽”。比如赘婿、战神、霸总、魔幻……总有一款会打动用户,让人情不自禁地代入,在观剧中得到满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a3fe34cd6ffa766c52a6ee9b11463c5.jpg)
针对女性用户的平台短剧,主打一个甜宠、虐恋、复仇等元素。追求的效果就是让人又哭又笑,欲罢不能。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不公、无处宣泄的情感、需要抚慰的内心,在短剧里都能得到治愈。
所以说到底,短剧提供的,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情感疗愈、情绪释放。
用户用较低的成本,就能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更重要的是,当他(她)发现身边的人也都在追短剧,内心又会获得另一层认同,于是就强化了追剧这个行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dcfaeb5cbaa05e2f6907f2a4d90caac.png)
当所有人都知道某个行业相当暴利的时候,那这个行业的暴利也就快结束了。
最初几个人就能搭起个草台班子,几天时间投入几万,就可以躺赚百倍收益。
现在已经发展到越来越多专业团队入局,虽然拍摄周期还是很短,但是投入变成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随着短剧扎堆上线,投流成了最大的成本,也成了提高利润总值的唯一渠道。
换句话说,小团队能拿出钱拍摄,但是未必能拿得出钱去投流。
比如现象级短剧《无双》,48小时战报是5500万消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1c17a3135c3d7565bba88f0856a5974.jpg)
《无双》拍摄花絮
所谓“消耗”,就是投流成本。
而且投放也是讲策略的,砸钱也要砸得有技巧。
《无双》就是业内公认的“投放策略砸得好砸出来的”。
短剧的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2,常见的ROI在1.1-1.2,优秀的能到1.3。
投100块钱,能收回110-130,回本快、离钱近。
毕竟现在就连炒房客都不敢保证投资收益率达到30%,也就难怪资本和各种团队对短剧的热情居高不下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39127ac1641757b2ad4eaf4a109811b.png)
短剧还能火多久?
点众董事长也表示,“网文20年的作品沉淀已经基本耗尽,未来改编可能都达不到一半比例,更多是原创剧本”。
20年网文爆款集结的所有元素,短剧仅仅用了不到两年,就已经泛滥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393b2dfc19572c243c306f2f646f526.jpg)
未来想要吸引更多用户持续充值,考验的还是创作团队制作精品的能力。
对于认真做内容的创作者来说,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但是说到底,短剧还是要有人来买单。
虽然基金经理也会上头,但是他也表示,上头之后很快就“免疫”了。
这也很正常。再好吃的东西,如果一天三顿,连吃一周,也会吃腻了。
男频的装B打脸,女频的甜宠虐恋,拍来拍去,大方向也都是雷同的。
当用户已经能够猜到反转后的剧情,短剧又拿什么来吸引人充值呢?
当国家监管力度越来越大,擦边越来越难,创作者又能端出什么好菜呢?
大家都在等这个答案。
文|小可
策划 | 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