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兰保护区的水玉簪科植物再增新成员--贵州玉头簪

本文约530字,阅读约需1分钟

6月20日,茂兰保护区翁昂站与贵州省林科院陈菊艳教授研究团队到莫干片区开展瘤果茶野生种质资源收集时,无意中在林下发现一开白花而没有叶子的草本植物,其花序具有显著的二歧聚伞花序结构,经贵州大学胡国雄教授鉴定,确定为贵州玉头簪(Campylosiphonsaundersii),属水玉簪科玉头簪属植物。

水玉簪科通常为异养腐生植物,少数是能自营的绿色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热地区。根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记载,我国有水玉簪科植物3属共18种,茂兰记载2属3种(透明水玉簪、宽翅水玉簪、贵州玉头簪),贵州玉头簪目前仅发现于模式产地宽阔水保护区。

此次发现的贵州玉头簪仅1个居群9株,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在其分布的环境伴生有荔波红瘤果茶,兴仁金线莲等植物。一直以来,茂兰保护区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强区的发展战略,依托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查明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07科909属2676种,其中兰科植物192种,继2023年9月发现宽翅水玉簪后,贵州玉头簪的发现,再次刷新了茂兰植物新记录。

0 阅读:12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